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無線電愛好者登黃岩島 菲方戰機俯衝而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15 19:26:40  


 
  “收集到100張卡片,你就可以向美國業餘無線電協會的DXCC管理員申請一張DXCC獎狀。收集到的卡片越多,說明你越牛。”陳方告訴記者,收集卡片也像集郵一樣,如果誰手上擁有一張別人沒有的稀有卡片,誰的“價值”就越高。正因為這個原因,國際上一些狂熱的無線電愛好者就把目光投向了沒有人居住、生存條件惡劣的黃岩島。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一些外國愛好者就提出,可以在黃岩島架設電台,向世界發報。而在1994年、1995年,世界無線電愛好者對稀缺“DXCC實體”的需求量排行榜上,黃岩島已經到了世界第一位。

  而那時,黃岩島還沒有真正成為“DXCC實體”,要成為一個“DXCC實體”,就必須到黃岩島上進行無線電操作。

  這樣,組織一次遠赴黃岩島的探險之旅就箭在弦上了。

  兩次遠征讓黃岩島有了“中國姓”

  黃岩島是中國南海中沙群島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島嶼。國際上把它叫做“斯卡伯勒淺灘”。黃岩島四周為距水面半米到3米之間的環形礁盤。礁盤外形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內部形成一個面積為130平方公里、水深為10—20米的潟湖。潟湖東南端有一個寬400米的通道與外海相連,中型漁船和小型艦艇可由此進入,從事漁業活動或者避風。該島距廣州約600海里。

  1994年6月,經我國有關部門批准,由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組織的國際聯合DX遠征隊踏上了前往黃岩島的征程。出發之前,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向美國業餘無線電協會提出了將黃岩島列為“DXCC實體”的申請,希望他們能將黃岩島的呼號“BS7H”列入“DXCC”表。

  由於黃岩島距離中國大陸較遠,由中、芬、美、德、日等國隊員組成的探險隊租了一艘漁船,從菲律賓出發。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秘書長陳平,也就是陳方的哥哥,是探險隊中唯一的一個中國人。6月,正是台風季節,氣候惡劣,探險隊在驚濤駭浪中,竪天線、架電台、開發動機、以BS7H為呼號進行無線電聯絡。因為對困難估計不足,聯絡到的電台並不是很多。而美國業餘無線電協會也沒有承認這次遠征,其理由是電台所在平台的四條腿沒有支在幹地上,而是插在離島石一米遠的海水中,因此不能算陸上操作,不考慮將黃岩島列入“DXCC實體”。

  一次不行,再來一次。第二次遠征選在1995年4月中旬。這次還是繞道菲律賓出發,天高雲淡,除了太陽火爆以外,與頭一回在風浪中翻心倒肚地暈船相比,按陳平的話來說,簡直勝似坐游艇,無“險”可談。鑒於上次教訓,這回遠征隊架設平台時小心翼翼,生怕哪個漏洞又成為否定整個操作的理由,每一根支柱都確保漲潮時不被海水淹沒,平台的每一個角都保證投影在幹燥的岩石上。這些都分別在漲潮和退潮時拍照立據,上岸後立即由空路送往美國DXCC委員會審查。

  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美國業餘無線電協會再次否決了中國的申請。陳平坐不住了,他只身飛往美國。憑著過硬的英語、極其專業的無線電知識,以及強有力的證據,陳平說服那些之前投反對票的美國人,最終承認了黃岩島的“DXCC實體”,承認了以“BS7H”作為黃岩島的無線電呼號。

  這是一次重要的收獲,黃岩島“BS7H”呼號的取得,意味著國際上對黃岩島屬於中國的承認。因為呼號的第一個字母“B”代表的是中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