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軍報告稱中國正組建更多新式導彈部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30 10:27:14  


解放軍裝備的俄制S-300PMU2防空導彈。
  美國國防部25日發表報告,對中國軍事發展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評價。東方網刊登其內容並非證實其觀點,亦非證實其內容,僅供有興趣讀者參考。

  第六章 中國軍力報告年鑒

  “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繫在一起。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

  中國戰略的發展

  *2009年1月20日,中國國務院公布了2008年中國國防白皮書。與以往版本的白皮書不同,今年公布的白皮書在透明度與公開性上有所提高。

  *中國拒絕在2008年8月杜尚別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中支持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的戰爭。

  *從2008年8月8日至22日,中國舉行奧運會,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7月21日至8月25日,為了保證奧運會期間的安全,中國人民解放軍向北京與天津調派87000名警察與12000輛警車。中國人民解放軍還部署了34000名士兵、122架軍用飛機與33艘戰艦,以及地對空導彈與雷達。動員民兵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預備役部隊動員,協助保障奧運會場安全。

  *2008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派遣兩艘驅逐艦和一艘補給艦到亞丁灣執行反海盜護航與巡邏任務。這並非戰艦的訪問活動,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作戰部署首次超出了西太平洋地區。

  *2008年3月,中美國防熱線安裝完成,在中美國防部間了建立直接通訊。2008年4月,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與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首次通過中美國防熱線通話。

  台灣地區安全局勢的發展

  *自從馬英九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後,台灣海峽安全局勢進入緩和期。北京與台北都強調人民與人民之間的聯繫和擴大經濟聯繫。然而,截止到現在,中國大陸並沒有採取任何有意義的行動,以減少其針對台灣地區的軍事存在。

  *2008年3月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之前,中國共產黨的言論似乎表明北京考慮使用有限度的武力,以防止台灣地區獨立。儘管馬英九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後,兩岸緊張局勢有所緩解,但並沒有跡象表明北京在台灣對面部署的軍隊有重大變化。

  *台灣3月選舉後的一次聲明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建議中國大陸與台灣地區“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以保證和平,並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後,馬英九在就職演說中引用了胡錦濤的講話。

  *2008年6月,台灣地區的海峽交流基金會與中國大陸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在中斷九年之後,首次進行半官方雙邊交流。首論對話圍繞“非爭議性”話題展開:兩岸周末包機直航、增加到台灣地區旅遊的大陸遊客。

  *2008年11月,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問台灣地區,並與海基會會長江丙坤四項協議,內容涉及兩岸空運、海運、郵件與兩岸食品安全。台灣地區主要反對黨民進黨反對陳雲林訪問台。

  *2008年11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發表講話,紀念1979年《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中國共產黨在文中放棄武裝解放台灣的想法,贊成“和平解放”。胡錦濤在講話中就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提出了六點意見,其中包括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與與達成和平協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