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稱中國能吃透苏33打造艦載型殲11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03 09:28:25  


 
  中國完全有能力把俄羅斯的艦載機研究明白,並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的蘇-27(中國自產蘇-27又叫做殲-11)進行改造,那就是艦載型的“蘇-33”了。顯然,這將令俄羅斯大為不快。根據“蘇霍伊”公司的資料,出口這些戰鬥機的最小贏利批量為24架,即兩條生產線各生產12架,如果能夠生產50架的話最好。

  俄羅斯拒絕出售戰機將中國置於非常複雜的境地。製造艦載機並不像想象的那麼容易。給普通戰機安裝降落掛鈎、增強版的起落架以及可掛叠機翼,這些還不足以將其變成艦載戰鬥機。在海上停泊和作戰的環境下,對機體本身及機載設備有特別的防腐要求。

  最近有報道說,中國正在J-10的基礎上研發艦載機。J-10屬於第四代戰機,但因為是單引擎飛機而無法勝任艦載機角色。真正的艦載機應該擁有雙引擎,以提高其安全可靠性。單引擎戰機只適於在距離海岸或者戰艦不遠的範圍內執行突擊任務。截至目前,還沒有照片能夠證明雙引擎J-10的存在。

  中國曾向烏克蘭購買了一架T-10-3飛機,它是艦載戰鬥機蘇-33、更確切地說是蘇-27K的原型機。毫無疑問,正是該機將成為中國專家的研究重點。顯然,除了T-10-3本身不具備的可折叠機翼外,中國專家將從其身上“借鑒”所有設計和技術理念。

  儘管如此,也無法改變中國航母早於其艦載航空隊問世的奇怪局面。中國飛行員可能先用單引擎J-10進行訓練,但航母交付使用時裝備這種戰鬥機顯然是不明智的,裝備J-11B同樣不明智,因為儘管它是雙引擎戰機,但中國“拷貝”俄羅斯AL-31F研製出來的航空發動機即使對普通戰鬥機來說都不夠可靠,更不用說艦載機了。

  蘇聯(俄羅斯)花了12年時間才研製符合可接受標準的艦載機,而中國人在手頭擁有某些樣本的情況下,可能只用5-7年就完成這一過程。因此,不排除中俄雙方1-2年內重開艦載機交易話題。而且有消息人士透露,中方已準備重新考慮自己的立場。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