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俄媒:中國已為兩新型核潛裝備24巨浪II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03 09:25:45  


 
  戰術和戰役戰術核武器

  一是,“東風15”(北約編號CSS一6)近程戰術和戰役戰術彈道導彈。該彈道導彈為公路機動型,採用分導式彈頭,射程為600千米,TNT當量為9萬噸,除可以攜帶核彈頭外,還可以攜帶化學彈頭和常規彈頭。中國共計裝備了400枚“東風15”近程戰術和戰役戰術彈道導彈。據美國專家分析,中國裝備了大約40枚帶有核彈頭的“東風15”近程戰術和戰役戰術彈道導彈,約占中國戰術核武器總數的10%。

  二是,“東風11”(北約編號為CSS一7)近程彈道導彈。該型彈道導彈為公路機動型,採用分導式多彈頭,射程為280~290千米,為9萬噸TNT當量,除可以攜帶核彈頭外,還可以攜帶化學彈頭和常規彈頭。中國共計裝備了400枚“東風15”近程戰術和戰役戰術彈道導彈導彈。據美國專家分析,中國裝備了大約20枚帶有核彈頭的“東風11”近程彈道導彈。

  三是,“東風7”(M一7)第一代近程彈道導彈。該型彈道導彈射程為150千米。儘管性能已經陳舊,但是,該型彈道導彈仍然在服役。

四是,“東風18”(M一8)中近程戰役戰術彈道導彈。該型彈道導彈於1990年代初開始服役,為公路機動型,採用分導式彈頭,射程大約為1000千米,可以攜帶核彈頭。預計,中國對“東風18”中近程戰役戰術彈道導彈的制導系統進行了改進,以期提高命中精度和使用可靠性。

  五是,“東風25”中近程戰役戰術彈道導彈。該型彈道導彈為公路機動型,採用分導式彈頭,射程大約為1000千米,可以攜帶核彈頭。1996年,中國完成了使用該型彈道導彈取代“東風2lA”機動型彈道導彈計劃。但是,據美國專家提供的可靠消息,“東風25”中近程戰役戰術彈道導彈取代“東風21A”機動型彈道導彈的計劃可能被推遲,其原因是動力裝置的技術工藝出現了問題。

  根據美國媒體報道,鑒於中國實施研製巡航導彈計劃,中國從俄羅斯購買了生產X-55(北約編號為AS一15“肯特”)和X-65CE或X-15(北約編號為AS一16“反衝”)空射巡航導彈的許可證。此外,中國還從俄羅斯購買了X-31(北約編號為AS-17“氪”)空射超音速巡航導彈。中國還與俄羅斯就購買生產射程為400千米空射巡航導彈許可證進行談判。中國打算對該空射超音速巡航導彈進行改進,以期增加射程和為其安裝核彈頭。此外,據美國分析家透露,在中國實施對第一代彈道導彈實施技術改進計劃的同時,中國還研製出第二代彈道導彈,完善指揮和控制系統,使其核彈頭小型化,研製集束彈頭,其中,研製中子彈和熱核子武器是該項計劃的重中之重。1999年6月13日,中國正式宣布掌握了生產中子彈的工藝。美國專家認為,中國在1998年就研製中子彈,並進行了一系列核試驗。據悉,中國將研製成功的中子彈頭安裝在“東風15”近程戰術和戰役戰術彈道導彈上,並將其瞄准台灣目標。1995~1996年,中國曾經向台灣海峽地區實施展示性發射。

  中國戰術和戰役戰術核力量裝備了部分導彈核武器運載轟炸機。這些導彈核武器運載轟炸機機型為中國生產的轟一6(前蘇聯的圖一16)、轟一5(前蘇聯的伊爾一28)和強一5,其中,大部分岡陳舊老化退出現役。預計,中國將使用蘇一27殲擊機取代上述核武器運載轟炸機。據國外專家分析,中國十1960~1970年代開始研製航空核炸彈、核地雷、核魚雷等其它戰術和戰役核武器。目前,這些戰術和戰役核武器已經到了最高服役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