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揭秘中國海軍2010-2020年五大任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04 15:17:51  


 
  日本反潛體系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水下潛艇部隊在東海大陸架邊緣海槽通道處的巡邏警戒。日本海上自衛隊共有常規潛艇16艘,假定其在航率為33%(美軍攻擊核潛艇任務週期為18個月,其中6個月執行海上巡邏任務,但此時並非總在海上;日本常規潛艇一次巡航時間短,艇員需要的休息時間就少,因此可以有更高的在航率,這裡從寬估計),那就是有5艘潛艇隨時在海上執行任務。需要分清楚的是,和平時期海軍活動需要考慮軍費的制約,各國海軍潛艇部隊不會以最大出航率活動,因此那種3分之1正在巡邏,3分之1航渡輪替的情況不會出現,日本海自即使距離任務區近也不會有更多的潛艇可隨時巡邏。

  日本海上自衛隊任務區北起日本海,南至麻六甲海峽,在每個任務區都需要保持存在,因此估計其至少需要在日本海部署1-2艘監視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在東海部署1-2艘監視中國海軍東海艦隊,在南海和蘇拉威西海區域部署1艘保持對南海諸多航道的監視;再加上1艘輪換航渡途中的潛艇,海自平時在東海的最大可用兵力不會超過2艘。前出東海大陸架巡邏的潛艇有2個任務,一個是搜索中國海軍出航潛艇並進行跟蹤,適時呼叫其他反潛兵力接手進行壓制;另一個是偵察中國海軍水面艦艇活動情況,在艦艇編隊出港後進行接觸,為後方艦隊出港攔截提供早期情報。

  2、部署在大陸架邊緣和琉球島架的水下監聽系統(SOSUS)提供早期預警。水下監聽系統的主體是部署在海底的固定聲納,用於發現某個海區內的潛艇活動以提供早期預警,以便於其他反潛兵力的展開。雖然相比潛艇而言水下監聽系統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工費用(這對人工費高昂的日本海自而言很重要),但是其架設維護都需要大筆資金;水下電纜容易遭到魚群的攻擊,而漁船用拖網緊貼海底掃過更會損壞電纜,因此只能部署在己方嚴密控制的水域。日本部署在東海的水下監聽系統可能位於琉球島架以西附近海域,主要用於監視靠近第一島鏈的中國海軍潛艇;在其發現可疑目標之後,指揮部調動P-3C反潛機、反潛艦艇前往發現海域進行壓制與搜索。

  3、水面艦艇部隊為潛艇提供活動支援並進行應召反潛活動。日本海自常規潛艇在東海大陸架邊緣進行反潛巡邏勢必要遭到中國海軍的壓制,如果沒有水面艦艇和航空兵的支援,單靠潛艇是難以與對方反潛體系對抗,即使沒有被迫上浮,也容易被壓制在海底不敢動彈,從而導致丟失目標。水面艦艇可以引導己方戰鬥機、反潛巡邏機對對方航空兵力進行攔截,也能夠與對方水面艦艇對峙迫使其停止對潛艇的搜索,可以大大提高己方潛艇的生存能力。

  4、大型反潛機執行大範圍壓制和應召反潛任務。在反潛活動中,大型反潛機首先執行的是大範圍壓制任務,雖然反潛機上裝備的對海搜索雷達探測距離不如潛艇上雷達告警機作用距離遠,難以靠它來發現通氣管航行狀態的潛艇,但是這一海域有反潛機巡邏這一事件本身就足以迫使對方潛艇必須謹慎行事。

  在己方潛艇、水下監聽系統發出潛艇活動早期預警後,只有反潛機能夠迅速趕到發現海域,水面艦艇則往往要等待幾個小時才能抵達,即使對方潛艇以5節速度航行都能跑出幾十海里,如果不能在對方前出/返航航道上攔截則根本沒有再次發現的希望。大型陸基反潛機可以依靠其續航時間長、攜帶探測器材多的優勢在趕到目標發現海域後迅速展開搜索活動,對方潛艇聽到聲納浮標入水的聲音後首先會判斷雙方的距離,如果可能被聲納浮標發現就只能關機坐底,等待反潛機離開;即使潛艇選擇慢速逃跑,它的轉移速度也會保持在3節左右的最低航速,以便降低自己的噪音水準。

  假定水下監聽系統的某個海底聲納在5海里距離上發現敵潛艇,反潛機在15分鐘後接到前往目標海域搜索的命令,此時距離該海域300千米,以日本海自P-3C反潛機的速度可以在發現目標後40分鐘內趕到,5節速度機動的目標活動範圍不過4海里。被動聲納浮標對低速狀態下潛艇的探測距離假定為5海里,按照1.5倍作用距離的間隔投放,那麼理論上只需要4枚浮標就足以覆蓋潛艇可能存在的區域。美軍現在使用的SH-60B反潛直升機在一次常規的反潛作業中,一般使用1個水文資料浮標、8個被動探向浮標和3個主動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