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30日電/文匯報今日刊發鳳凰衛視評論員邱震海的評論文章指,兩岸關係,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借用馬英九的話來說就是,以世界之大,以中華民族智慧之高,兩岸一定可以找到長期的和平相處之道。這裡的要訣有三個:一是雙方的誠意,二是雙方都要設身處地為對方的處境著想,三是在操作上的巧妙安排。
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和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日前在北京會晤,再次實現了國共兩黨首腦的會晤。有人說,這是吳伯雄的畢業之旅;也有人說,這是為“胡馬會”作鋪墊或打前站。無論如何,兩岸最近一年來,已經建立起三個溝通平台:兩會溝通平台、國共平台和海峽論壇作為民間溝通的平台。其中,國共論壇尤其引人關注,這不但是由於國共兩黨同為執政黨,而且更因為一旦吳伯雄的畢業之旅結束,馬英九上任國民黨主席,“胡馬會”是否將舉行,十分引人關注。
關鍵一:舒緩來自綠營的壓力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胡馬會”當然有其實際操作上的難度:一是因為馬英九同時還是台灣領導人,其自然有其行政上的考量;二是馬英九同時還面臨內部來自綠營的牽制。因此,馬英九雖然作為未來的國民黨主席,但要他像吳伯雄和連戰那樣輕鬆地踏上大陸土地,顯然近期內還不太現實。
然而,雙方只要有誠意,操作、設計得當,那麼不可能的事情也可以變成可能。這其中有幾個關鍵:一是在國共平台之外,所謂“民共平台”的建立,亦即在共產黨和民進黨之間的溝通平台。這既是舒緩綠營壓力,保證未來兩岸關係長期不可逆轉的關鍵,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為馬英九鬆綁。
筆者上周曾有評論認為,毋庸諱言,人們對一旦台灣政權輪替後,目前國共之間所做的一些是否會被推翻,仍表示十分擔心。不但如此,就以這一年馬英九的處境來看,他在台灣內部受到的種種牽制,無不來自綠營及其政黨—民進黨的各種情緒。顯然,民進黨雖然不在其位,但作為反對力量,以及未來可能重新執政的政黨,它對兩岸關係的牽制是十分明顯的。於是,就出現一個問題:人們究竟能否適度舒緩來自綠營的壓力和情緒。如果說過去綠營的悲情還只是歷史的遺留,那麼在最近一年國共平台迅速推進的過程中,民進黨方面感到缺乏著力點,其歷史悲情和現實困境就更促使其向著極端和非理性的方向發展。
因此,拆解來自民進黨的這顆“定時炸彈”,對北京而言已到了需要提上議事日程的時候了。當然,與民進黨的對話,由於雙方缺乏“一個中國”的認同,所以在方式和程序上都會較國共對話困難許多,但只要“民共平台”邁開了第一步,同時伴隨以巧妙的設計,後面的路可能就會順利一些。更重要的是,一旦來自綠營方面對馬英九的壓力減輕,對於“胡馬會”的實現可能就會有幫助。
關鍵二:時間、方式和地點
第二個關鍵是“胡馬會”在時間、地點和方式上的選擇。如上所述,馬英九要正式踏上大陸土地,與胡錦濤進行正式會談,至少在目前還難以設想。但雙方如果借助第三地(比如像九三年的汪辜會談),甚至只是舉行非正式的會談(就像去年博鰲的“胡蕭會”),卻是完全可以想像的。
因此,還是那句話:兩岸關係,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用馬英九的話來說就是,以世界之大,以中華民族智慧之高,兩岸就一定可以找到長期的和平相處之道。這裡的要訣有三個:一是雙方的誠意,二是雙方都要設身處地為對方的處境著想,三是在操作上的巧妙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