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朝核危機 折射多國戰略目標新航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5 09:48:17  


4月5日,在韓國首都首爾,人們觀看有關朝鮮發射火箭的電視報道。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6月5日電/歷時十餘年的朝鮮核問題如今已經跨越了三代美國總統。 奧巴馬時代的朝核危機又將走向何方—— 

  中國青年報報道,剛剛進入夏季,有著“冷戰活化石”之稱的朝鮮半島就再度急劇“升溫”。5月25日,朝鮮宣布第二次成功進行地下核試驗;隨後5天,朝鮮連發6枚導彈,並宣布退出1953年的停戰協議。面對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應,朝鮮似乎也已經習慣了用“超強硬”應對“強硬”。與此同時,美日韓三國也調兵遣將,大批先進武器雲集東北亞,戰爭大有一觸即發的態勢。 

  朝鮮:“孤注一擲”急於確立核國家地位 

  在過去幾十年中,面對美日韓軍事同盟,朝鮮一直表現出強烈的不安全感。早在朝鮮戰爭期間朝鮮就切身體會到了美國的核威脅。 

  自1976年起,美韓開始“協作精神”聯合軍事演習,該演習包含使用核武器的訓練,這是刺激朝鮮發展核武器的一個重要因素。冷戰結束前後朝鮮的孤立環境以及海灣戰爭,更刺激了朝鮮。儘管美國政府多次表白:美沒有對朝鮮構成軍事威脅,不會入侵朝鮮,可是在“叢林法則”下的世界裡,朝鮮缺乏有把握的政權生存保證。 

  儘管朝鮮擁有不容輕視的常規國防能力,但是在對手日益強大的常規力量面前,在定點清除式打擊、政權顛覆很常見的世界裡,常規威懾或地緣政治保護等因素畢竟難以與核威懾相提並論。因此,以朝鮮的處境看,走向核武器化不足為奇。 

  對朝鮮來說,核試驗和發射導彈都是慣於採用的邊緣戰略步驟,僅僅是手段,絕非目的。擁有核威懾力不僅對朝鮮的政治和安全至關重要,而且對維持十分脆弱的朝鮮經濟運轉亦不可或缺。 

  因此,基於政治和經濟的雙重需求,特別是在朝鮮自身作出美國已經放棄對朝敵視政策或者棄核的國內外條件已經成熟的政治判斷之前,朝鮮全面徹底的棄核是難以想象的。 

  雖然奧巴馬當選總統後,改變了布什及共和黨對朝鮮推行的較為強硬和壓制的政策,奧巴馬本人也一再聲稱,不排除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日會晤。但是,奧巴馬上台後,又將提高朝鮮人權問題在朝美關係中的地位,美朝關係除了朝核問題外,人權問題也上升為美朝關係正常化的重要障礙。加之李明博政府上台以來,對朝鮮採取高壓政策,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對自身安全的無把握和諸多國內因素,朝鮮做出種種“挑釁”的舉動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當然,朝鮮邊緣戰略的最終目的是吸引美國回到談判桌上,直接進行朝美雙邊對話。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美國是否“買賬”,朝鮮是否還將繼續“鋌而走險”,還有待觀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