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印開啟海基核武器大門 發展潛艇拿中國作幌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15 11:08:42  


 
  除了國產核潛艇準備下水外,印軍還在發展其他潛艇。從法國引進的6艘“鮋魚”級常規潛艇已在孟買開始建造,印度還將從俄羅斯租借兩艘“鯊魚-II”級核潛艇,用以訓練潛艇人員。按印度海軍的規劃,至2020年其將擁有4到5艘“先進技術”核潛艇、1艘“鯊魚-II”級核潛艇、3艘“基洛”級常規潛艇、9艘“阿穆爾-1650”級常規潛艇和12艘“鮋魚”級常規潛艇,這樣的水下實力足以稱雄印度洋。

  為了滿足潛艇作戰部署需要,印度海軍正在卡達姆巴海軍基地內建設潛艇設施,並對東部軍港維薩卡帕特南的潛艇基地進行改造擴建。印度還準備在東部海岸再建一個潛艇基地用於“鯊魚-II”潛艇的部署,建成後將成為印度海軍前進馬六甲海域,甚至進入東南亞和南中國海的前進基地。印度目標在於實現核力量“三位一體”的同時,制衡中國海軍影響力增長,並擴大其在東南亞,甚至遠東地區的戰略影響。

  新聞延伸 / DEPTH

  俄羅斯幫印度圓“核潛艇夢”

  儘管印度早在1978年開始為名為“先進技術艇”的核潛艇立項,但囿於自己的技術實力,印度不得不持續向蘇聯和後來的俄羅斯尋求技術援助。1987年末,經過數年艱苦談判,蘇聯同意出租1艘670型“查理-I”級(C-I級)巡航導彈核潛艇給印度,印度將其命名為“查庫拉”號。在3年租期內,印度海軍高強度使用該艇,訓練培養出了本國第一批核潛艇官兵。同時,印度的工程人員對該艇進行了全面徹底的研究,並繪出了圖紙。除反應堆外,他們對重點部位都進行了拆卸、照相。由此,印度專家掌握了大量核潛艇構造原理、設計方法等。

  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印度核潛艇研發又遭遇反應堆小型化難題,再次求助俄羅斯。俄羅斯正經歷著蘇聯解體後的最困難時期,在豐厚利潤回報吸引下,俄當局決定出手相助。

  經過30多年的努力,印度首艘核潛艇即將下水海試。不過,該核潛艇反應堆技術能否通過戰時惡劣環境的考驗,還有待觀察。此前印軍曾進行了2次潛射導彈的試射,但由於試驗次數太少,導彈性能是否能與核潛艇相匹配,也難以下定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