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家:中國應參考美軍做法實現海軍空中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17 10:38:42  


美國海軍航母搭載大量艦載戰機。
  中評社北京7月17日電/中國青年報發表中國空軍某部軍事理論研究員、空軍上校戴旭的文章稱,世界上從來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迫切需要正確了解、認識現代和未來戰爭。這是因為近代的積弱,導致中國連續失去平等參與現代化戰爭的機會,因此,這個大跨度的歷史空白期,就成了我們在軍事思維上的致命缺陷。

  一支軍隊的戰鬥力,不僅由裝備、意志決定,也和它的歷史經驗息息相關。

  以中國海軍論,晚清海軍自1894年在自己門口全軍覆沒,不到50年,民國海軍又一次在抗日戰爭中自沉長江。由於連續兩次全軍覆沒,所以在中國海軍的近代戰史上,既沒有日俄對馬海戰、英德日德蘭海戰那樣的水面戰列艦大規模決戰的體驗,更沒有後來美、日太平洋上航空母艦大戰的經歷。而現代海戰,正是在這樣的歷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因此,中國人在關於是否應該擁有航母的問題塵埃落定之後,接下來必然關注航空母艦的作戰使用問題。

  當核武器和空中力量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實際上空軍已經有了結束戰爭的終極手段

  20世紀的軍事特點,從總體趨勢上說,是制空權決定戰爭的時代。最明顯的時期是在二戰中。各主要參戰方,幾乎所有重大的攻防戰役,無不是在強大空軍的突擊下展開的。戰爭後期,美英還使用轟炸航空兵對德國、日本進行戰略轟炸,當核武器和空中力量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實際上空軍已經有了結束戰爭的終極手段。

  如果說在陸地戰場,傳統陸軍的裝甲部隊和步兵還有比較重要的表現,在海戰場上,傳統海軍的水面艦艇,則在空中力量的攻擊下,徹底退出戰爭舞台。攜帶武器的飛機比艦炮威力更大的情形,通過想象即可以理解。

  整個二戰中,太平洋上,主要是飛機對水面軍艦、對海軍基地和地面攻擊,及航空母艦之間的互相攻擊;大西洋上,則主要是艦載飛機對潛艇和水面大型戰艦的獵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日本海軍是以航空母艦、大型水面戰艦為主力;德國海軍主要是潛艇和水面戰艦為主力,而英美海軍主要是航母型海軍。這正好同時證明了航空母艦對傳統海軍兩大兵種的決定性打擊能力。

  二戰開始前,美、日和歐洲的等海洋國家還有部分重型戰列艦和巡洋艦,當航空母艦亮相之後,各國紛紛將大型水面戰艦改造為航空母艦,其工業力量,也主要轉向飛機生產。以至於二戰結束時美國生產各類航母160多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