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智能數字海圖可自主選航道自動糾錯(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17 11:55:59  


科技人員集智攻關編制數字海圖。
  中評社北京7月17日電/中國青年報報道,在中國航海圖書出版社工程師們的眼中,大海從來不像常人眼中看到的那樣波濤汹湧、一望無際和神秘莫測。

  這裡有一艘沉船,那裡是一枚未爆的深水炸彈;這兒有一大片礁石,那兒走的是海底電纜……工程師們天天月月年年描繪著不同比例尺的海圖,他們熟悉大海如同了解自己生活了多年的營區。

  海圖被稱作艦船的眼睛,離開它,艦艇寸步難行。人民海軍執行的每一次任務背後,都有海圖人在默默地繪制著海圖。常規海圖的規格多為1平方米大小,因此,高工王捷說:“身為軍人,我們的戰場只有1平方米。”

  製作海圖沒有“良好”這個標準

  一張標準的海圖上,需要標注的要素足有幾萬個,這包括水深、潮汐、沉船、礁石、管道、養殖場、燈塔、燈樁、浮標等。其中很多要素經常會發生變化。

  高級工程師李進傑解釋說:“比如港口施工會導致港口大量要素改變;沉船年久被腐蝕或者打撈,數據也就變了;測量方法的改進更會產生大量數據變化,比如水深以前用水砣測,現在改為多波束測量方法,數字就會變得更精准。”

  變化的數據主要來自測繪部門和各地海事局的報告,海上航行的船舶也有責任將搜集到的信息及時上報。出版社將這些信息匯總,除了每周向用戶發送航海通告外,更重要的是將這些變化體現在新修改的海圖上。

  通常,這些更新的信息會被做成編輯計劃書,交由作業員進行修改,這叫編繪作業。出版社質量控制處處長賈建軍大校說:“編繪作業像綉花,但比綉花嚴格得多。新聞出版總署規定見報差錯率不超過萬分之一即為優秀,但我們必須做到萬無一失,在我們這裡,沒有‘良好’這個標準。”

  在中國航海圖書出版社,每一幅海圖在印刷前都要經過至少7遍核查,以確保每一個數據準確無誤。賈處長說,我們發行的海圖,在世界上享有很好的信譽,多年來,我們保持著零投訴的紀錄。

  如果航道選偏了,數字海圖會自動報警

  在出版社的社史館裡,玻璃展櫃中陳列著早年手工作圖的直線筆、曲線筆、小筆尖等工具。使用這些工具手繪的地圖也展示在旁邊,清秀工整得如同打印一般。“那是基本功,我們都是這麼過來的。”質量控制處高級工程師楊向明笑著說。

  而現如今,這些工具已經成為“古董”。1990年代末期,中國航海圖書出版社開始推出數字海圖,那時,計算機制圖技術剛剛開始應用於海圖編制。

  “數字海圖並不是簡單的地圖電腦化,它是具有一定智能水平的。”賈建軍說。

  先進的數字海圖不僅可以自主選擇航道,還可以自動糾錯。比如,一艘10萬噸級的船舶吃水線為12米,如果人為選擇的航道偏至水深少於12米的海域,海圖會自動發出警報。另外,數字海圖還可以靈活機動設置白天模式、夜晚模式,它是巡航導彈的預裝數據之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