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學者:中國近中期不會打造遠洋海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21 10:30:33  


文章稱中國建立強大的遠洋海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資源,不符合中國的發展利益。
  中評社北京7月21日電/東方網消息: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事務研究員彼德.登頓日前在參議院舉行的聽證會上,就中國對南海和東海要求主權及其海軍現代化建設對美國的影響發表了研究報告。他稱,中國近期和中期不可能會建造一支強大的遠洋海軍,因為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資源,不符合中國的發展利益。

  登頓指出,中國似乎認為自己即將達成長期以來所尋求的對於南海的控制。而它之所以增強在南海區域內針對美國海軍艦船的行動,或許是由於中國認為,能夠阻礙其對島嶼主權宣示將會是美國海軍以及那些支持航海自由和美國區域夥伴及盟國的美國政治家。登頓說:“我認為,中國已經把後者看成是最容易破壞且影響自身影響力的對象,尤其是在極富挑戰的經濟時期以及國家的軍事關注都放在伊拉克及阿富汗地面戰爭的時候。在我看來,這正是中國近期阻撓美國在該地區行動的原因之一:只要意識到政治會繼續激活美國在南海的行動,他們就必須迎面對抗美國海軍的力量,以實現自己的目標。而通過間接的方式,他們也能有效地削弱美海軍並達成同樣的目的。”

  登頓表示,一些細心的分析家及學者已暗示稱,中國有關美國軍力的推測將決定其宣示在南海主權的積極程度。他說,有時中國的行動帶有一定的機會主義色彩。然而,南海力量動力(power dynamics)近來所出現的變化,並未摻雜任何機會主義的因素,而是中國數年研究、發展並投資其旨在挑戰美國對東亞水域使用權的軍事技術的必要結果。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戰略研究部副教授萊爾.戈爾茨坦(Lyle J Goldstein)和威廉.默裡(William Murray)曾在其合著的文章中表示,中國正在穩步地改善其潛艇部隊以及水下布雷掃雷能力。此外,海軍戰爭學院安德魯.埃裡克森及蘭德公司研究員大衛.楊(David Yang)也在其合著的文章中透露,中國正在發展其反艦彈道導彈項目。他們指出,除改變軍事力量的平衡外,中國也在持續地開展行動以破壞美國在南海海軍行動的正當性及合法性,而這似乎也是中國為改變區域政治動力(political dynamics)而進行的一種嘗試。

  登頓指出,美方專家一直都在研究中國的“三種新型作戰”理論,即合法戰、民意戰以及心理戰。這三種行動的焦點都是在國際社會及國內,建立並推進中國對南海島嶼主權的合法性、控制整個南海海域軍事行動的權威性。事實上,早在數年之前,《人民海軍》報就曾描述過合法戰的意圖,即“在任何問題實際出現之前,慎重地對其進行辨別”,以便“為軍事行動提供合法的借口”,並且“努力在合法的範圍內爭奪合法的主動權”,從而“保護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因此,這三種新的作戰方式的目標是:在不使用軍隊的情況下,通過左右公眾對因中國逐漸增長的軍事力量而引發的潛在威脅的看法,來實現戰略目的。

  登頓表示,中國現在似乎正尋求有利於解決其南海島嶼主權問題的機會。登頓稱:“我認為,當前有關南海爭端的雙邊對話尚未取得任何進展。”他說,2008年,繼第二次會談之後,中越雙邊合作指導委員會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雙方“都同意通過談判解決爭端,以保護南海的和平與穩定”。然而,這份聲明依然存有爭議:中國仍然反覆強調其對南海島嶼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其中包括中國於今年5月向聯合國提交的一份針對菲律賓及越南的主權宣示行動而進行回應的聲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