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軍事專家剖析中俄聯合反恐軍演 七大焦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23 08:53:03  


 
  焦點二:“機制化”表明上合組織軍事合作日趨成熟 

  李宣良:從“和平使命-2005”,到“和平使命-2007”,再到今年的“和平使命-2009”,這標誌著“和平使命”系列演習已經“機制化”,標誌著上合組織內的反恐軍事合作已經“機制化”。在兩位專家看來,“機制化”有什麼意義和作用? 

  羅援:所謂的機制化有三層含義:其一是相對固定化,不會因人、因事、因時而輕易變動;其二是相對制度化,有一套比較成熟的模式、程序、方法和規則;其三是相對系列化,要有延續性,不會一代而終。從三次“和平使命”系列演習來看,符合這三個要素,因此說,中俄軍事合作是成熟的、可信的。 

  歐陽維:聯合軍事演習的機制化,表明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之間的夥伴關係是穩定的,戰略利益基本是一致的,進行軍事合作的願望也是共同的。特別是中俄之間連續舉行較大規模的跨境聯合軍演,顯示出兩國間軍事互信是不斷增加的,希望通過機制化的方式穩定兩國的軍事關係。它還說明為了安全利益,中俄兩國軍事關係僅停留在高層互訪、人員培養、武器貿易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已經不夠了,還需要在聯合軍事行動方面進行更加務實的合作,共同應對安全威脅。在新的戰略形勢下,看來這種趨勢正在加強。 

  焦點三:中外聯合軍演體現我軍更加自信、成熟、正規化 

  李宣良:近兩年,中外聯合軍演、聯合訓練日益頻繁,僅2007年、2008年我軍就與20多個國家的軍隊舉行了聯合軍演或聯合演練。這一現象說明,聯合演習已成為中外軍事合作的重要途徑和方式,在加深中外軍事互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兩位專家能否分析一下中外軍事合作還將呈現出什麼樣的新趨勢? 

  羅援:中外聯合軍演、聯合訓練走過了一段漫長的道路,由缺席到觀摩,由參演“折子戲”到主演“整出戲”,由不帶實兵的機關圖上作業到荷槍實彈的實兵演練,由演練“非敏感課題”到演練“比較敏感的課題”,循序漸進、逐步深化。這一過程是與國家改革開放的進程基本相適應、相匹配的,體現了我軍更加自信、更加成熟、更加正規化。我相信這一制度將會常態化。 

  軍事訓練的出發點和歸宿點都是打仗,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作戰需求是軍事訓練的原動力。隨著安全威脅的多元化,各國軍隊已將遂行多樣化作戰任務,應對多元化安全挑戰,作為軍隊建設的重點。中國軍隊也不例外,我們在演練傳統軍事科目的同時,也要與相關國家演練雙方感興趣的非傳統安全科目。例如,今年6月以來,我軍已與加蓬、新加坡、蒙古國等國分別進行了人道主義醫療救援、應對核生化恐怖襲擊、維和背景下的物資運輸及警戒防衛等科目的演練。表明我軍聯合軍演的涵蓋國家和涵蓋科目都在呈增加之勢。 

  歐陽維:未來我國與外國舉行的聯合軍事演習,將更加關注於務實合作,著重解決需要聯合應對的現實安全問題。如需共同應對恐怖主義和分裂主義,就應在演習課題、使用兵力、戰法運用、組織指揮和行動保障等方面瞄准實際需要組織聯合演練。如共同應對海盜襲擊,就應以反海盜行動需求為牽引,以指揮協同、通信聯絡、聯合救助和行動方式等方面為課題組織聯合演練。只有不斷提高聯合軍事演習的針對性,才能真正提高中外軍事務實合作的水平,更加有利於國家安全利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