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朝鮮日報:亞洲股市已經成為“中華天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28 09:09:13  


中華圈股市進入今年以後一直走高,和目前尚未恢復到去年雷曼兄弟破產之前股價的美國和歐洲股市形成鮮明對照。
  中評社北京7月28日電/亞洲股市的勢力版圖開始以中國為中心重新改編。

  韓國《朝鮮日報》昨日刊發評論文章指,此前主要跟隨美國股市變動的亞洲股市中,台灣地區、香港地區和新加坡等所謂的“中華圈”股市開始跟隨中國股市變動。這些中華圈股市進入今年以後一直走高,和目前尚未恢復到去年雷曼兄弟破產之前股價的美國和歐洲股市形成鮮明對照。

  這是因為中國正在帶動周邊國家和地區經濟反彈復甦。在全球金融危機面前,中國政府通過強而有力的經濟刺激政策頑強抵抗,結果沒有受到太大衝擊。海外專家將這些中華圈股市稱作“大中華(Greater China)”。這意味著中國的經濟領土進一步擴大。隨著中國大陸和台灣關係日益密切,兩岸經濟合作也備受關注。全球投資者紛紛減少在發達國家的投資比重,開始大幅增加對“大中華”的投資。

  但也有人主張說,美國對世界經濟產生的影響還很大,因此,如果美國經濟不復甦,中華圈股市也要進入調整期。

  以中國為首中華圈股市紛紛上漲

  從年初到本月24日,美國股市僅上漲了3.6%.而至今為止一直受到美國和全球股市影響的香港股市則在同期內上漲了39%.因為,中國政府推行的經濟刺激政策帶來的充足的資金流向了香港股市。22日,計劃在香港股市上市的中國建築材料生產商北京金隅股份(BBMG)獲得踴躍認購,融資75萬億韓元。由於中國本土的機構投資者踴躍參加,從而其競爭率超過78比1。

  中國股市進入今年以後上漲85.2%,其比率在主要國家中居首位。台灣地區(51.9%)和新加坡(43.8%)等股市也受到中國的影響同步上漲。尤其是,因馬英九政權上台後兩岸關係迅速親近,台灣股市甚至被海外投資者稱作“中國的納斯達克”。在台灣股市總市值中占據大部分的電氣電子行業紛紛將中國本土視為主要生產基地和出口市場。

  由於中華圈股市開始以中國為中心變動,英國《金融時報》(FT)21日援引英籍投資銀行匯豐銀行(HSBC)首席中國投資戰略家的話報道說:“中國大陸的政策對香港和台灣產生了很大影響,因此可以將這些地區稱為‘大中華集團(bloc)'。”

  全球投資資金湧向中華圈股市

  根據匯豐銀行上月底面向主要國家基金經理人實施的問卷調查結果,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等整個中華圈被認為最有潛力的投資地區。

  這是面向運用世界基金資金中13%的12家投資公司的代表級基金經理人實施的調查,因此備受關注。成為調查對象的公司中有四分之三表示會擴大對中華圈股市的投資比重。沒有一家公司表示會縮小這一比重。實際上,12家投資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所有基金餘額比前一季度減少了4%以上,但中國基金規模反而增加了 1.3%。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