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時代:中國崛起不走西方舊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2 00:36:07  


每一個親身到過上海浦東的人都可感受到中國這三十年來的驚人成就。
  中評社香港8月2日電(記者 何耀雄編譯報道)自人類步入現代社會多個世紀以來,歐洲的科學家一直作出了不少突破性貢獻,可是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世界科學界的權威地位卻突然轉移到美國去,歷史是無情的,人類歷史也跟科學界的歷史一樣變幻不斷。

  最新一期美國《時代》雜誌封面專題探討“中國能否拯救世界”,並刊發文章引述英國記者賈克(Martin Jacques)撰寫的《當西方秩序終結,中國統治世界(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The End of the Western World and the Birth of a New Global Order)》內容指,書中預測“中國將會愈來愈強大,並在半世紀下半葉崛起成全球的領導力量。” 

  文章指出,賈克說的不錯,中國的確會在本世紀內發展成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家,而且她不會簡單重覆過去列強走過的路,因為她還擁有著龐大人口、高度民族意識、強大國際文化影響力和廣大海內外華人力量等獨特優勢。

  賈克指出,中國政府追求的是和諧與穩定,而非西方的自由與公義;而中國的家國慨念也與西方現代社會有異,故此他認為廿一世紀的“現代化”定義將掀起爭議。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賈克也還以為現代化只是一種西方現象,但中國的崛起卻打破了這種固有思想。

  從過去二十年的歷史裡可見,“現代化”可以是有多種方法的,西方式民主只是其中一種。歷史的演進從來都不會是只有一條路的,總會有些難以預測的情況出現。

  就像上世紀的德國一樣,德國曾經是一個科學的人材寶庫,培養了如愛因斯坦(Einstein)、海森堡(Heisenberg)和薛丁格(Schrödinger)等知名科學天才,他們的研究發現改變了世界。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來臨卻讓這些歐洲的猶太裔科學家都逃到了美國,全球科學中心的地位從歐洲溜走到美國。儘管不少人在1909年已經預視到大災難將會降臨歐洲,可是卻沒有人想像到歷史竟會這樣演變。

  現代中國也同樣經歷了這樣的歷史巨變,她有著輝煌的過去,可是在上世紀初時期卻是前境迷茫。在過去兩個世紀以來,歐洲列強一直打不開中國的通商之門,直至鴉片戰爭改變了一切,中國赫然步入內憂外患的世代。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穩定大局,又一場內亂以後,中國1978年正式開展現代化和市場經濟改革。從上海浦東的新舊對照比較,可知這三十年來成就何等驚人。

  這絕不是誇口,每一個親身到過浦東的人都會有相同感受。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