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家:中國空軍裝備面臨新代差 威脅空天安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23 13:11:01  


美國研制的X-33空天飛行器效果圖。
  空軍指揮學院教授王明亮表示,應警惕國外空天偵察,正在研究防禦“空天一體” 

  1909年9月21日,馮如駕駛著完全自主設計的“馮如一號”飛機,在美國加州奧克蘭市實現了中國人的第一次飛行,這一時間只比美國人萊特兄弟完成的人類首次飛行晚了六年。時間來到整整一百年後,與共和國同歲的中國空軍也將迎來六十周歲生日,然而中美兩國在天空中的差距,是否還止於這六年的時間距離?認識差距,則需首先了解我們頭頂的這片天空。 

  “空天觀”這樣的概念,從什麼時候開始進入大家的討論範疇? 

  王明亮:中國傳統文化是“重農重土”。改革開放後,上世紀80年代,出現了海洋熱,“海洋觀”被樹立起來,關注海洋,重視海洋成為全民族的共識。可是,我們到現在也沒樹立起“空天觀”,甚至連“空天觀”的提法都很少見。這種現象我們稱為“理念的失衡”,這是很不應該的。假如你們報社去做一次民意調查,我估計,知道“鄭和”的老百姓要大大超過知道“馮如”的老百姓! 

  的確如此,“空天觀”抑或空天發展對國家整體利益有哪些作用? 

  王明亮:空天是現代國家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最重要的防線。空軍軍事思想創始人、意大利的杜黑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說過:“在空中被打敗等於戰爭失敗”。通過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看,這已經成為現實。此外,一個國家也可以利用航空航天空間高效率地獲取情報、投送兵力和火力,對敵人實施打擊和威懾。 

  空天發展可以帶來經濟效益,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也可以促進民族精神品質的提升。楊利偉成功飛天對培育中國的民族自豪感、英雄情結和科學精神起到了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 

  戰例一: 

  18年前的海灣戰爭中,寄希望於“百萬”陸軍的伊拉克,準備通過地面“聖戰”讓多國部隊血流成河,但“敵人”卻沒有給它任何展示的機會。先後動用了12類50多顆各種軍用和商用衛星構成戰略偵察網,集結了2790架現代化的固定翼飛機和1700多架旋翼飛機(其中600多架攻擊直升機),奪取了伊拉克的制空權,令其數量占優勢的裝備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