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海軍少將:解放軍需加強艦艇抗爆炸衝擊試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27 11:14:08  


 
  由於水的密度大約是空氣的800倍,而可壓縮性只有空氣的1/20000-30000,是炸藥爆炸能量的良好傳遞者,導致艦體會發生衝擊屈曲、破損甚至斷裂,艦艇內的設備會出現大範圍的衝擊破壞失效,艦員也會因受衝擊而發生傷亡,從而造成人、艦覆滅的命運。

  目前,世界上艦艇抗衝擊技術研究水平最高的當屬美國,其次是北約、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甚至一些軍事實力不是很強的國家,如韓國等都很重視艦艇的抗衝擊研究工作。資料顯示,僅從越戰到80年代中期,美國海軍至少進行了各類艦艇實船水下爆炸衝擊試驗30餘次,並一直堅持首制艦進行實船水下爆炸驗收試驗,且將這一要求寫入法典。爆炸試驗時所有操作人員都在戰位上,使其既能作為艦艇各系統的抗衝擊能力考核手段,又能作為模擬實戰的演習,直到驗收通過,才能交付部隊使用。

  國外海軍在艦艇抗衝擊研究方面有一個顯著的共同點——都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全面實戰模擬考核體系,既有健全的組織管理機構,又有全面系統的標準規範,還有完備的衝擊試驗考核手段、豐富的衝擊防護手段、先進的仿真軟件和模型方法,以及強制性的首艦實船水下爆炸衝擊試驗考核政策等。

  抗衝擊能力:走向深藍的盾牌

  問:現代高技術兵器對艦艇及艦載設備的威脅越來越嚴重。軍事需求和現實差距迫切需要盡快提高我國艦艇的抗衝擊能力,請您介紹一下艦艇抗衝擊的發展前景及其對我國海軍裝備建設的影響。

  汪玉:縱觀世界海軍強國的戰略規劃和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在現代局部區域衝突和海上戰爭中,各海洋強國一方面追求高新技術武器遠程化、信息化、網絡化的精確打擊能力,同時也更加注重作為海上作戰平台——艦艇的自身防護生存能力,以期在海戰中保障各類海基武器有效發揮作戰效能。馬島海戰中英國“謝菲爾德”護衛艦被一枚飛魚導彈擊中便導致沉沒,而美國320噸的“希曼.拉斐”號,在二戰的沖繩海戰中被日本4顆炸彈和5架裝滿炸藥的“神風”飛機擊中受傷後,卻順利返回軍港。在20世紀80年代波斯灣衝突中,美國4艘不同類型的戰艦分別被水雷和魚雷擊中,都沒有沉沒。這些啟示我們:經過水下衝擊考核試驗的艦艇,在嚴酷的戰鬥環境中能夠充分有效保存戰鬥力。

  提高艦艇生存能力是21世紀艦艇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現代戰爭是高科技的戰爭,艦艇裝備了為數眾多的複雜作戰系統、電子系統、導航系統等等,對使用環境要求更苛刻;先進的水中兵器攻擊殺傷力的提高也使艦艇的衝擊環境更加惡劣,作為艦艇戰鬥力重要組成部分的抗衝擊能力水平的高低,必將影響到整個戰場的局勢,所有這些都使得增強艦艇的抗衝擊性能成為一個更加緊迫、艱巨的任務。

  相對而言,我國對艦艇抗水下爆炸衝擊的研究工作起步較晚,實船水下爆炸試驗開展的較少,試驗數據的不足必然會制約我國艦艇抗衝擊研究和設計的發展。我國有限的國防投入和有限的艦艇規模,迫使我們必須盡可能在未來戰爭中使每艘艦艇都能“可靠頂用”。為了切實提高我國艦艇的戰鬥能力,加強艦艇抗衝擊試驗是重要環節。海軍艦艇只有具有堅韌的防禦各種反艦武器攻擊的能力,才能擔負好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保衛海疆、主持正義、捍衛和平的光榮使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