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介入兩岸關係。美國看到,目前兩岸已撇開美國實現了大三通,在兩岸關係的發展中,美國的影響日漸式微,如果照此發展下去,美國可能成為兩岸關係的“看客”。為爭取主動,繼續保持在台海的影響力,美國有必要介入兩岸關係事務。
葛來儀在訪台時一再以“決策咨詢者”,形容美國在兩岸建構軍事互信機制過程中扮演的角色,雖然表示美不介入兩岸談判,但也明確表示美國不排斥參與。其心態已反映出美國為避免台海最終走向統一,開始邁出了保持對兩岸關係發展影響的第一步棋。
三是可助美獲取更多利益。台當局在描述與美國的軍事關係時,用了“准軍事同盟”一詞。這點並非言過其實。這幾年,美台軍事關係發展迅速,不僅建有軍事熱線,還建立了十分完善的情報交流與共享機制。台當局在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問題上與美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一旦兩岸展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談判,美國可以要求台灣當局借此迫使大陸放棄武力解決台灣問題;一旦兩岸開始建構軍事互信機制,美國還可借助台灣軍方施壓實現中國大陸的軍事透明化,將中國大陸軍備發展掌握得一清二楚。
相關鏈接/LINK 美國想獲取漁翁之利
從大陸角度看,軍事互信是以達到“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簽訂兩岸和平協議”為目標,推動軍事互信必須要先對國家統一前途做出應有的交代,否則兩岸難有軍事互信;而台灣認為,軍事互信最主要的是想讓敵對雙方增加對彼此決策機制與戰略意圖的了解,避免因誤判對方意圖而造成衝突。
馬英九前不久甚至放話說:“兩岸要協商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問題,大陸必須先撤掉所部署的對台導彈。”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台灣方面一直堅持這些原則和目標,要麼兩岸很難建立真正的軍事互信機制,要麼建立的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很難使兩岸走向統一。而這一點與美國在台海的戰略利益非常一致,那就是既能保持台海的和平,又不會使兩岸過於接近而走向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