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外媒看中國閱兵 眼光大不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11 11:04:37  


2009年9月10日上午9時,來自47家境外媒體的近60名記者抵達沙河閱兵村,參觀采訪徒步方隊。圖為外國記者拍攝中國閱兵村參閱軍人。
  中評社北京9月11日電/經過60年的發展,境外媒體對中國閱兵式的解讀已不再拘泥於意識形態的鴻溝,報道更加多樣和全面。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已經凌晨了,鹽澤英一仍沒有下班,但他似乎並沒有什麼倦意,反而非常興奮。此時,身為日本共同社駐京記者的他正與同事們一道守在辦公室,“觀察”9月6日晚至7日凌晨進行的國慶60周年閱兵實地合練。

  鹽澤英一的辦公地點毗鄰北京長安街,從高樓俯視,街上燈火輝煌,人聲鼎沸。

  雖然距國慶60周年慶典活動還有好幾周,但最近兩次在北京進行的慶典演練卻早已把世界的目光吸引過來。轟隆隆駛過的坦克和導彈運載車、大批的群眾遊行隊伍和繽紛的彩車,令許多境外媒體直言,中國的60周年國慶是“世界迄今見過的最大的生日派對”。

  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中國先後經歷過自然災害、邊界爭端、社會轉型等一系列問題的考驗,每一次閱兵都是中國成長壯大的關節點。境外媒體對中國閱兵式的解讀也不再拘泥於意識形態的鴻溝,報道更加多樣和全面。

  長安街旁高樓上的“偷拍”

  鹽澤英一最關心的是閱兵中可能展示的新式武器裝備。他告訴《國際先驅導報》:“這次閱兵展示了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最新成果,但作為外媒我們很少能接觸中國軍方,閱兵式顯然是很難得的契機。”

  當日,共同社遵照中國外交部的有關規定,對於演練並沒有拍照,但隔天卻看到美聯社和同為日本媒體的NHK的大幅照片,這讓鹽澤和同事們有些鬱悶。據境外記者透露,有的外國通訊社專門租下了長安街沿線一家飯店超過3000元一晚的大包間,專門用於拍攝報道彩排演練的情況。

  第二次演練結束後,一些參演裝備的照片迅速出現在了外國的媒體、軍事博客、論壇與圖片網站上。境外媒體認為,國防技術水平和國家財力是本次閱兵的兩大看點,“伊朗、印度這些跟中國一樣的發展中國家也常常搞閱兵,但是他們閱兵展示的武器裝備大多數是進口的,而中國閱兵展示的武器幾乎全部是自己生產的。”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的駐京記者麥迪文的辦公地點同樣在長安街沿側,相比之下,他對閱兵式的群眾遊行更感興趣。他告訴《國際先驅導報》“那麼繽紛的色彩交相輝映,那麼多有創意的翻花和背景,這些太有意思了。”雖然澳大利亞也有閱兵式,但中國龐大的人數和良好的組織能力還是讓麥迪文很驚訝。來中國4年的他頭一次經歷這麼巨大的慶典,“你如果問我十一那天最期待什麼,”他笑著說,“我期待的將是我不知道的東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