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透視第二炮兵閱兵訓練中的新裝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15 16:32:04  


 
  為此,他們為每台導彈裝備車加裝了信息技術含量高的車載訓練輔助系統,實現了“騎線、標齊、卡距、等速”駕駛的液晶屏幕直觀顯示和數據實時監測傳輸,訓練成績與日攀升。同時,運用部隊科技練兵的成功經驗,率先研製並為每台導彈裝備車加裝了“車輛綜合駕駛考核系統”,使原本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導彈武器裝備如虎添翼,不僅減少了裝備磨損消耗,也提高了裝備車駕駛的精准度。系統的主要研製者、某常規導彈方隊方隊長施湘陽介紹,使用系統後的第一次考核,方隊成績由以往40%的及格率升級為90%的優秀率,騎線、標齊誤差由上級規定的10厘米縮至一半,列距誤差由0.5米提高到0.3米。 

  記者還了解到,他們廣泛開展科技革新、“小發明、小革新、小創造”等群眾性科技革新活動,集中官兵智慧研製開發和改進了電子測速、標齊檢測、車輛綜合駕駛考核等輔助訓練系統,製作掛槍定位檢查器、角度檢查儀等單兵訓練輔助器材5類500餘件,並對裝備車油門限位器和搖臂實施精確化改造,訓練質量明顯提高。 

  多重安全措施為閱兵護航 

  一次訓練中,天空突然飄起小雨,不少駕駛員的訓練成績忽好忽差,極不穩定,有的甚至從“最優”滑到“及格線”。從訓練場回來,訓練大隊就立即召集骨幹進行分析研究,原因很快浮出水面:受天氣影響,有的高科技輔助器材不很管用。 

  訓練輔助器材不是“萬能膠”,必須多管齊下為國慶閱兵的安全可靠加“雙保險”。為此,他們採取多重措施保障閱兵萬無一失。 

  ——不斷加大基礎課目訓練力度,苦練、巧練與精練相結合,採取分步細訓、分解精訓等辦法打牢受閱官兵的基本功,根治他們對輔助器材的“依賴症”,依靠過硬的軍事技術贏得先機,確保圓滿順利完成閱兵任務。 

  ——對高科技訓練輔助器材進行適應性改進,著眼“全天候”等要求不斷擴大環境條件適用範圍,使之發揮更大效益,提高閱兵訓練的質量水平。 

  ——“拉繩卡距”“秒表計時”“三鏡一器”等傳統方式和訓練輔助器材重新返回訓練場,與“車輛綜合駕駛考核系統”“電子測速儀”等高科技輔助器材相互取長補短,部隊的整體訓練成績不斷攀升,多次在全軍受閱部隊合練和適應性演練中表現出色。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新中國成立60周年 大閱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