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一發而動全身
不難看出,ASBM屬於典型的體系對抗,其最重要的前提——航母準確位置的實時獲取——早已超出了導彈領域。要監視航母,目前較為可行的三大手段是衛星、雷達、無人機,但其中任何一種都還不能獨立完成任務。
電子偵察衛星確實能發現和監視大規模海上編隊,並且避開了海上大面積監視和搜索的難題,但無從知道中國現在是否擁有電子偵察衛星。海上機動目標監視任務涉及電子偵察和成像偵察,後者中又涉及可見光和雷達成像,在可見光成像中又涉及不同軌道的衛星上不同幅寬和不同光譜的相機。可以肯定的是,反航母所需要的信息戰能力,中國才剛剛開始搭建框架。
中國官方從未公開討論過後向散射超視距雷達在反航母作戰中的應用。據哈爾濱工業大學和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網站的介紹,我國的短波天波超視距雷達1982年就在強地雜波中首次觀測到了1800千米遠處的民航班機,我國第一部高頻超視距雷達1990年和1994年分別首次完成了超視距艦船和超視距、超低空飛機目標的探測。不過,這類雷達不能準確定位和識別目標,因而並不能單獨確認航母的位置。
ASBM神話
近年民間對ASBM的討論十分熱烈,在輿論的烘托下,美國軍方顯然希望這些威脅存在,以爭取更多經費,於是順勢把ASBM推上每年的 《中國軍力報告》。這又反過來使不少公眾更加深信不疑。
如果一定要回答“中國有沒有ASBM”的問題,從公開文獻看,並無作戰型號進入工程研製的跡象,而且此類系統需要的能力還有不少尚未解決。另外,現在對ASBM問題的討論均未涉及美國採取的對策。在這種體系與體系之間的對抗中,技術上占有優勢的美國也有破壞中國ASBM體系中某些關鍵環節的潛力,其中之一當然是反導能力。試想,當中國能夠完全掌握美國航母在太平洋上的行蹤,擁有完善的C4I能力和一體化聯合作戰水平,且能隨時引導武器精確打擊航母時,這意味著中國已經掌握了太平洋上的制信息權。這是與美國旗鼓相當的軍事實力。到那個時候,反航母,恐怕不再是一個特別值得追求的目標。(據《兵器》霧島/文 來源:四川在線-文摘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