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東歐反導“變卦” 專家:中國應警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23 08:37:42  


 
  再次,美國也是為了節省經費,實施“資源優化配置”。金融危機重創了美國經濟,美國政府必須對防務政策和經費分配做出相應調整。奧巴馬政府更加關注“現實的威脅”,不斷加大對阿富汗戰爭的投入,而耗費巨資的反導系統必然遭到冷遇。 

  而軍事問題專家戴旭在接受《世界新聞報》采訪時指出,美俄緩和關系可能還有歐洲方面施壓的結果。當前,冬季臨近,歐洲不少國家在石油、天然氣供應方面有求於俄羅斯,因此也不希望自身利益因為美俄對抗而受到影響。 

  新聞分析 / ANALYSIS

  美俄在“講和” 中國應警惕 

  美俄在反導問題上“言和”,勢必對國際格局產生很大影響。中國軍事問題專家宋曉軍在接受《世界新聞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美國的這種戰略調整就像是“不買房子,就買車”一樣,調整在歐洲的反導部署,可能會把更多戰略注意力轉向亞太。他指出,美國一直加強在亞太地區軍事存在,不斷增加在亞太地區的核潛艇數量就是其直接體現。 

  戴旭也指出,美國最新出台的2009年《國家情報戰略》報告,將中俄等4國一道列為挑戰美國利益的國家。在美俄緩和關系後,中國所面臨的戰略壓力自然增大。他認為,中國應警惕美在經濟領域對中國施加壓力,迫使中國在購買美國國債等問題上作出讓步。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在決定撤銷東歐反導系統的同時,在亞太地區仍緊鑼密鼓地構建“反導網”,而且形式更為隱蔽。美國通過對台軍售,加強台灣的遠程雷達預警能力,而且還利用美日軍事合作,提升日本海、陸基反導能力,這些動作針對中國的意圖很明顯。 

  而王海運認為,美國撤銷在歐洲的反導系統是奧巴馬政府改變“冷戰思維”的體現,并不一定意味著會加強在亞洲的軍事部署。美國不再強行部署反導系統,客觀上也許還創造了有利於中國的國際環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