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美軍方高層密集互動 解決海上摩擦尚需時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29 16:07:51  


 
  解決南海問題尚需時日

  不過,交流開始並不意味著雙方的分歧能夠在短期內消弭,畢竟,取得信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儘管今年在中國南海以及黃海發生的中美船只對峙事件得到了和平解決,但是,葛來儀警告:“(兩國軍事)關係可能隨後會出現倒退。”

  “北京與華盛頓之間已經設立了軍事熱線,但真正的考驗是,他們是否會拿起電話。”美國國防部前官員亞伯拉罕.丹馬克說。

  與中國直接產生軍事接觸的是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該司令部統轄30萬陸海空以及海軍陸戰隊官兵,占美國武裝力量的20%,轄區從阿拉斯加到印度洋,涉及了37個國家,中國則是太平洋司令部“鷹眼”關注的焦點。剛卸任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的蒂莫西.基廷上將在2年半任期內曾兩次訪問中國,並積極推動中美海上聯合演習。據估算,基廷和他的參謀人員至少將30%的時間專門用於處理與中國的關係。

  目前,在太平洋地區,美軍對中國軍隊的態度仍然以猜疑甚至以敵視為主,一系列部署也是有針對性的。基廷離任時強調美軍實力沒有下降以及“中國不是威脅”,其實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美軍的對峙情緒。

  “即使我們的3000名士兵被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抽調,太平洋司令部的實力絲毫無損。早在21年前,我剛剛進入太平洋司令部服役之時,各國專家學者就在預言美軍在太平洋實力的衰弱。時至今日,即使中國崛起,俄羅斯重返太平洋,也不能斷言美軍在亞太地區的實力下降。”《華盛頓觀察》援引基廷的話稱。基廷還認為,在對中國軍事實力的評估上,許多防務專家過於關注導彈、飛機和戰艦這些硬件設施,忽略了無形的評估指標,如訓練水平。

  接替基廷的羅伯特.威拉德上將近日也在韓國稱,過去10年,中國軍力的增長超過了美國情報部門的預計。“他們以空前的速度成長著。”他稱,“我們的地區夥伴對中國軍力對於整個地區的意義感到有點不確定。”威拉德同時宣稱,美國有權在中國南海附近海域進行軍事和商業活動,“我們無意進行任何改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