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無言的“戰友” 中國最後的騎兵(組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7 21:16:39  


戰士正在牧馬(新華網)
  中評社北京11月17日電/新華網報道,在內蒙古錫林浩特市東北50公里,毛登牧場,初冬的草原早已沒有了一望無際的綠色,鋒利的白毛風刮得人臉生疼。放眼望去,一片枯黃中,4間小屋和一個用栅欄圍起的馬圈讓人感到了一絲生機,屋頂迎風飄揚的紅旗顯得格外醒目,從很遠就可以看到。這裡是中國最後的騎兵揮馬揚鞭的戰場。

  沒有落過馬的騎兵不是好騎兵

  我軍目前僅象徵性地保留了幾支騎兵部隊,執行巡邏、警戒等任務。駐扎在這片被譽為“天堂草原”的是內蒙古軍區騎兵第二營。

  每年夏天,是騎兵馬上訓練的最佳時機。“可惜你們來得不是時候。”騎兵第二營教導員任志龍有些遺憾地說,“由於天氣的原因,部隊在9月底就已經撤回錫林浩特市了,只留下幾名戰士在這裡放養戰馬。”

  夕陽將遠處的天邊和遼闊的錫林郭勒草原染成了一片緋紅,一條黑線在地平線上蠕動著,那是暮歸的馬群。伴著偶爾迸發出的嘶鳴聲,兩名騎兵揮舞著套馬杆不斷驅趕著馬群,驚起了一片停留在水槽邊小憩的飛鳥……

  留在牧場的“牧馬人”一共有6個,一名軍官、一名獸醫和4名戰士,每隔一段時間輪換。每天清晨6時,2名戰士趕著馬群到20公里外的草場放馬,待太陽下山之際,再將戰馬一匹不差地趕回馬圈。

  “營裡共有143匹戰馬,每一匹馬我們都認識,少了哪匹我們一眼就可以看出來。”排長長福說。

  在騎兵第二營裡,每一匹戰馬都有自己的檔案,每當新馬“下連”時,編號就被烙在馬屁股上。與這些冗長的編號相比,戰士們更願意根據馬的特點給它起一些綽號,就像孩子的乳名。

  看著這些馴服的戰馬,戰士尚春磊難忘自己剛接新馬時的經歷。“剛來的新馬不能騎,要讓它隨著馬群適應1年。有的馬非常烈,人一騎上去它就使盡渾身解數想把人摔下來。有時人根本上不去,就把沙袋先放在馬背上,直到它適應了馱運重物。”

  對於騎兵,落馬是家常便飯,每一名騎兵幾乎都曾因為騎馬受過傷、流過血,還有的戰士因為骨折從此告別了騎兵生涯。騎兵營裡有一句老話:沒有落過馬的騎兵不是好騎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