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借口中國威脅 日在衝鳥礁建港口、軍事基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2 10:22:22  


衝鳥礁地理位置圖。(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1月22日電/《青年參考》文章說,11月6日,日本政府正式批准在距東京1740公里的衝鳥礁(日本稱“衝之鳥島”),建設港口和軍事基地。在此之前的9月11日,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已開始審議日方提出的“南太平洋大陸架延伸案”,其基本依據正是衝鳥礁的存在。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曾在9月15日指出,日本以不能維持人類居住、也不能維持自身經濟生活的衝鳥礁為基點主張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方希望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妥善處理這一問題。另據台灣媒體報道,台“外交部”官員也在11月8日強調,衝鳥礁只是礁石,不能作為劃分專屬經濟區的基準。

  巨資“救礁”軍事意味強

  據11月出版的香港《亞太防務》雜誌分析,衝鳥礁位於北緯20度25分31秒、東經136度4分11秒處,由“東小島”與“北小島”兩部分構成,形如米粒。該礁在退潮時東西長4.5公里,南北長1.7公里,漲潮時只有兩塊礁石露出水面,面積不到10平方米。由於海浪侵蝕,衝鳥礁不斷縮小,日本政府遂於1988年在其周邊築堤,並設置氣象觀測裝置。2005年3月,日本將衝鳥礁編入東京都小笠原村,郵政編碼為100-2100,電話區碼為04998(目前尚無使用者)。

  日本煞費苦心地實施“救礁”計劃,除長期派遣人員戍守外,還設法擴大該礁面積。2006年,日本水產廳從衝鳥礁取走一批珊瑚,送到沖繩培植後再將其運回,耗資約7.7億日元。有消息稱,日本水產廳明年還打算再運1萬棵珊瑚到衝鳥礁種植。

  在固礁擴礁的同時,日本還在衝鳥礁修建諸多人工設施,試圖將其提升為“島嶼”。除氣象觀測裝置外,海上保安廳又在礁上設立燈塔和直升機起降場,說是為了“保障船只安全”。但外界認為,這些做法帶有很強的軍事意味。例如,根據氣象設施提供的信息,日本軍艦可在該海域更有效地活動;礁上的直升機場雖然只能在退潮時使用,卻給自衛隊軍機提供了落腳點,可長時間監視周邊海域。

  日右翼鼓噪中國海軍威脅

  日右翼媒體《產經新聞》宣稱,近年來,中國海軍在衝鳥礁附近海域活動頻繁。今年6月,中國海軍派出一艘驅逐艦、兩艘護衛艦、一艘補給艦和一艘輔助艦船,在衝鳥礁東北約260公里處演練。日軍事專家平川昭夫稱,“這顯示中國海軍遠洋活動能力正顯著提升。”還有報道說,從日本海上自衛隊巡邏機拍攝的照片看,中國海軍專業素質正躍入世界一流之列,“對日本海上利益構成挑戰”。

  日本右翼要求政府宣布衝鳥礁為領土的呼聲也更加高漲。據《朝日新聞》報道,右翼團體不斷集會鼓噪,說當局遲遲不宣布衝鳥礁為領土,使中國海軍名正言順地在附近海域活動,“長此以往,日本可能喪失對‘衝之鳥島’的控制。”

  事關中日戰略優勢消長

  衝鳥礁的地位之所以如此微妙,主要是因為其潛在戰略價值。從地理位置上看,衝鳥礁處於一種“地理真空”狀態,最近的陸地也在600公里外。然而,從1994年11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之時起,像衝鳥礁這樣的“絕地”卻成為各國爭奪的目標。因為任何一個國家只要占據這塊孤懸海上的礁石,都有機會憑空增加數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

  不僅如此,衝鳥礁還關乎中日兩國海上戰略優勢的消長。對日本來說,如果其向聯合國提交的大陸架延伸申請獲批,則其不但可獲得衝鳥礁周圍74萬平方公里的海底大陸架和40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還將獲得在礁上興建軍事設施的權利。一旦日本在衝鳥礁修建跑道和碼頭,其艦艇和飛機就可將巡邏範圍擴展2000公里以上。

  對中國而言,由於此處海域長期處於“真空”狀態,中國海軍可在此實行遠洋訓練。反之,一旦承認此處存在一個屬於日本的“島嶼”,中國海軍將無法自由航行,戰略活動空間將被大大壓縮。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