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自然不甘心,近來開始頻頻傳出進口武器的消息。目前,俄羅斯已進口了法國產的坦克熱像儀,特種兵使用的是英國和奧地利的狙擊槍,空軍計劃進口美國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直升機發動機,而正在涅瓦河上進行現場推銷的法國“西北風”級兩栖攻擊艦,以2萬噸的排水量搶了所有武器進口計劃的風頭。
圍繞進口武器問題,俄羅斯國內掀起了激烈論戰。許多民眾不明白,曾經的武器出口大國,為何突然變成了進口大國?面對指責,俄國防工業部門滿腹委屈。精確制導武器的主要研製單位“雷達MMC”公司負責人抱怨:“全世界為研製無人機投入的經費達數十億美元,而俄羅斯最多只有幾百萬盧布。國家似乎放棄了無人機的研製。”俄軍工聯合體工會近日也致信國防部,請求改變武器進口政策:“國防部不支持國內企業,反而購買外國裝備,將給軍工綜合體帶來巨大損失。”
同時,購買西方武器,在很多俄羅斯人心中還存在信任障礙。軍事專家葉甫蓋尼.特裡福諾夫認為,意大利曾在二戰後將“新羅西斯克”號戰艦作為戰爭賠償交給蘇聯,但1955年該艦發生爆炸,有不少證據表明,意大利在戰艦上秘密安裝了炸彈。而現在,俄羅斯向潛在敵人買武器存在同樣隱患:法國有可能在“西北風”戰艦上安裝電子芯片,一旦法俄關係惡化,可以啟動芯片使戰艦成為一堆廢鐵。
但一些專家對這種陰謀論不以為然,認為俄羅斯與西方已不是敵人。俄政治與軍事分析研究所分析處處長亞歷山大.赫拉姆契欣是進口政策的堅定支持者。他認為,不進口裝備,俄國防工業和軍隊將不可逆轉地退化,“軍工企業無法提供軍隊所需的裝備,我們只好把錢給外國人。”他在《國防工業為軍隊服務,而不是相反》中寫道,“軍隊的任務是保衛國家,而不是為國防工業的員工提供社會保障。”他提出,俄羅斯可在進口的同時,與西方合作生產武器,這“也許不像直接進口那樣傷自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