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媒:中國將繼續引進伊爾系列運輸機加油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2 09:58:05  


 
  運輸機買賣或將“解凍” 

  俄塔社援引俄軍工企業負責人的話稱,2005年,中俄兩國在索契達成的中方購買34架俄制伊爾-76運輸機和4架伊爾-78加油機的合同,有可能是會談重點。 

  這位負責人強調,俄羅斯不可能為“第三方原因所造成的合同無法履行”承擔責任。按照他的說法,2005年中俄雙方達成的合同規定,俄方將負責飛機發動機和輔助動力設備的生產與供應,機體的生產是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飛機廠的工作,“但是,烏方對中國提出的價格不滿意,從而拒絕同俄方簽署生產協議,導致中俄協議至今未能得到履行。”按照原協議,34架伊爾-76和4架伊爾-78應該從2007年開始供應中方,2012年供應結束。 

  據了解,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飛機廠在蘇聯時期曾生產了大批“伊爾”運輸機,但蘇聯解體後,該廠的產能長期閑置。按照俄方的說法,塔什幹廠認為中方應該在合同規定的價格上追加4億美元。正是因為價格上的分歧,該廠才拒絕開工。 

  此後,俄總理普京曾親自著手解決中俄運輸機買賣問題,雙方曾達成一致,由俄方向中方供應發動機和其他設備,用這個方案代替無法完成的原協議。 

  文章還援引俄軍工企業負責人的說法稱,要想擺脫目前的困境,就應該簽署一個補充性協議,將機體的生產轉移到位於俄羅斯烏裡揚諾夫斯克的航空企業進行。 

  俄軍工業難舍中國市場 

  巧合的是,由於剛剛發生的軍火庫爆炸事件,俄總統梅德韋傑夫剛在烏裡揚諾夫斯克進行了一次巡視,其間考察了當地知名飛機生產企業“航空之星”。在視察了該廠的軍用運輸機項目之後,梅德韋傑夫稱,俄羅斯是此類飛機國際市場的主要占有者,今後要積極擴大市場占有率,“要提高在該領域的實力,我們甚至可以同主要對手美國合作。” 

  一些俄媒體結合梅德韋傑夫的話分析稱,中國對各型飛機的需求量都將持續增加,在最近20年內僅對民用飛機的需求量就將達到2500至3000架,年增長率將達到10%到13%,“這對俄羅斯來說是巨大的商機。” 

  報道認為,俄總統的講話為中俄兩國隨後展開的軍事合作會談,提供了一個非同尋常的背景。既然要擴大航空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那麼中國這個大客戶就絕不可以失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