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西方借助五大渠道評估中國空軍戰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4 11:36:43  


 
  五大評估渠道

  那麼所有上述機構又是拿什麼來評估中國空軍的?依據信息來源的不同,一般可以分為以下五種評估渠道。

  無論是《解放軍報》、新華社還是中央電視台,這類具有軍方或官方背景的媒體,國外研究機構的關注度都相當高,甚至可以用“咬文嚼字”來形容。特別是《解放軍報》,長期以來都是國外軍事分析員的“必備讀物”。其中,有關中國空軍裝備的照片、航空兵部隊的訓練特點,都會成為評估中國空軍實力的資料來源。此外,中國國防大學、空軍工程大學等軍事院校出版的學術類期刊,也是西方評估機構研究中國空軍戰略戰術和高級指揮員作戰思想的途徑。相對於平面媒體,電視台的優勢在於直觀,例如中國空軍作戰飛機編號的變化、掛載彈藥的種類、戰術訓練的動作(例如發射導彈、空中加油),都會被西方從中窺視出中國空軍的發展變化。

  任何一種了解手段都無法代替實地接觸。與陸軍一樣,中國空軍也有自己的“迎外部隊”定期接受外國武官的參觀訪問。2005年,各國空軍駐華武官參觀了八一飛行表演隊。美國空軍武官在現場就提問:“空軍一個團的後勤保障人員有多少”、“一個飛行師中飛行員的數量、總的人數是多少”、“殲擊機部隊執行警戒任務時戰鬥機的準備時間和再次起飛間隔時間是多少”……英國、法國等其他國家的武官也問到:“空軍師、團、大隊以及空軍、北京軍區空軍之間的隸屬關係是什麼”、“中國空軍飛行員每年的飛行小時數和導彈實彈發射次數是多少”……很明顯,這些問題都相當直接。中國空軍成立60周年之際,各國空軍代表團成員全面參觀了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機殲十、殲十一。從這些經歷中所獲取的信息,肯定會成為評估中國空軍的重要資料。

  了解中國空軍裝備技術發展的最佳場所是中國國內的航空展覽會,如珠海航展和北京航展。儘管仍在保密的中國空軍主戰裝備不會出現在航展上,但外國專業人士仍然可以從展品乃至中方航空工業人員的只言片語中推測出中國空軍裝備的變化。比如,中國公開展出的霹靂-9C空空導彈、雷石和雷霆精確制導炸彈,都可以讓人推測出中國空軍機載武器的發展水平。而大量展出的航空電子、航空動力產品或者樣機,也為研究中國空軍的機載設備水平提供了大量可參考的依據。最近兩屆珠海航展上,中國的“暗劍”“翼龍”無人機引起了西方國家的關注。在這類航展上,拿著相機頻繁拍照、用英語甚至中文想和中方參展商“深入交流”的外國人都不少,這裡面既有外國軍方人士,也有民間研究人員。還應該指出的是,某些向中國出售戰機、航電系統的國外公司,往往也成了西方打探中國空軍消息的渠道之一。但是隨著中國空軍裝備的國產化程度越來越高,這類渠道的價值已大不如以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