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採購別有用意?
外界在觀察印白防務合作時還發現一個細節,那就是印度中意的白俄軍工單位多是中國的老夥伴,例如“音叉”設計局、“方位”設計局和第558航空修理廠等。不僅如此,印度所提出的採購名單與合作項目不少與中國雷同,且開價普遍比中國高15%至20%。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曾分析稱,白俄羅斯“音叉”設計局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潛艇聲學產品研製單位,該局研製出的“音叉”聲學辨別系統不僅性能可靠,且在分析和處理聲音反射信號方面具有很強的辨識能力,能在眾多干擾信號中迅速判明敵方位置。曾任該設計局銷售處長的弗拉基米爾.切爾諾夫茨稱,應用“音叉”系統的潛艇可降低50%的誤報警率,便於展開“先發制人”的攻擊。長期以來,“音叉”設計局同中國保持著積極的合作關係,中國海軍向俄羅斯訂購的8艘“基洛”級潛艇,就沒有裝備俄羅斯原裝產品,轉而選用白俄羅斯的“音叉”系統,足見其性能之好。而印度此番向該設計局下單,同樣也是為了升級現役的“基洛”級潛艇,似乎是受了中方舉動的刺激。
另據“印度防務在線”網站報道,印度還向白俄羅斯“方位”設計局訂購了大量1K13型被動夜視瞄准具,用於改善現役T-72M1和T-90S坦克的夜戰性能。這一舉動同樣有“模仿中國”之嫌,因為“方位”設計局多年前也曾向印度推銷過1K13型瞄准具,可是印方一味找俄羅斯做生意,沒有接受白俄羅斯的方案。反倒是中國率先引進該產品並加以國產化,使其大批老式坦克也具備了較強的夜戰能力,這無疑讓印度軍方大跌眼鏡。
有專家認為,印度此番高價從白俄羅斯採購軍品“顯然不懷好意”,因為白俄羅斯軍工產能遠沒有俄羅斯那樣大,大批精密儀器生產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白俄不可能同時應付太多的客戶,這就很可能給中白軍事合作帶來消極影響。
中國軍工對外依賴度不大
但也有分析稱,儘管從表象上看,中國和印度都從國外購買武器和引進技術,但兩國在實質上存在巨大差異。中國有著配套齊全的軍工體系和較強的科研實力,能自主研發解放軍所需的絕大多數裝備,在軍工領域的對外依存度並不大。中國將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定位為某些特定領域的技術供應商,只是為軍事現代化“添把柴”。
印度則根本不具備中國那樣的軍工體系,除了少量技術簡單的武器外,絕大多數主戰裝備都依賴進口,其軍工自主能力並不比宿敵巴基斯坦強很多。英國軍事評論員拉克代爾就此評價說:“當中國已將自主研製的第三代戰鬥機和坦克批量裝備部隊的時候,印度卻在為如何解決研製30年之久的LCA戰鬥機和‘阿瓊’坦克身上的諸多問題而苦苦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