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媒:艦載型殲十已在瓦良格號完成起降試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9 10:36:57  


外國網站繪制的中國“瓦良格”號航母效果圖。
 
  2009年1月份,俄中還簽署了再提供122台AL-31FN發動機的合同,以便為殲-10提供可靠的動力系統。俄國防產品出口公司副總經理亞歷山大.米赫耶夫曾指出,該公司目前還在就再出口100台RD-93發動機與中國航空工業公司進行談判。而裝備這些發動機的將是米格-29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對手--FC-1。

  此外,中國還獲得了法扎特隆公司最新研製的“珍珠”機載雷達。該雷達是“甲蟲”雷達的一種變體,而後者則被用於裝備俄最新型的米格-35戰鬥機。

除了俄羅斯以為,烏克蘭也是中國獲取現代化軍事技術的一個重要來源。烏方不但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將“瓦良格”號及其技術文件售於中方,而且還向後者提供了一架試驗型的蘇-33艦載戰鬥機。

  俄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副局長亞歷山大.弗明指出,中國現在感興趣的已不再是直接採購最終的產品,而是要獲取那些剛剛開發出來的高新技術。他表示:“當然,有計劃的聯合試驗-設計工作對我們也是有利的。”

  但目前的問題是,中國的航空製造業完全是在按照自己的進度表與俄羅斯進行合作,他們到目前為止所解決的都是自己的問題,而非俄方的問題。

  雖然俄中雙方已就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達成了協議,但中方對俄羅斯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的仿制仍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事實上,中國的仿制行為已經對俄制武器的外銷構成威脅。例如,中國目前已授權巴基斯坦自行組裝FC-1型戰鬥機。此外,中國還將在今後不長的時間內生產不少於2000架的FC-1,用於裝備本國空軍和第三國(目前已基本確定的客戶包括孟加拉國、黎巴嫩、伊朗、馬來西亞、摩洛哥、尼日利亞、斯裡蘭卡和阿爾及利亞)。

  俄聯邦軍事合作局局長米哈伊爾.德米特裡耶夫早前曾表示,俄今年出口了約50億美元的武器,其中大部分來自航空裝備。而如果中國今後繼續保持目前的速度開拓國際市場,那麼無疑會對俄軍用飛機的出口構成嚴重的威脅。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