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解放軍歷史上各個“山頭”形成的來龍去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11 15:55:19  


圖為開赴抗日前綫的八路軍
  山頭是根據地的俗稱,由於歷史的原因,解放軍是由大大小小的山頭組成的,這和歷史上的農民起義頗有相似之處,其間分化組合,關係非常複雜。下面把解放軍各山頭的形成情況作一簡單介紹,希望能對愛好軍史的朋友有所裨益。

  山頭的形成分三個時期,紅軍時期、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

  一、紅軍時期

  紅軍時期是我軍的初創時期,大大小小的山頭數不勝數,其中,除瓊崖紅軍一直堅持到全國解放以外,其他山頭都逐漸合併,最後形成了四大山頭:一方面軍、二方面軍、四方面軍、陝北紅軍。其中大山頭里面又有小山頭。

  紅一方面軍(即中央紅軍):有三大主力軍團:1軍團、3軍團、5軍團。

  先說5軍團,該軍團前身是國民黨西北軍26路軍,1931年在寧都起義參加了紅軍。後來一、四方面軍長征途中會師後,該軍團劃歸張國燾指揮,後來參加西路軍,在甘肅被馬家軍全部消滅,該山頭遂不存在。5軍團出的最高級人物是當過副總理的姬鵬飛和副總長李達上將。

  下面詳細說說1、3軍團。1927年9月9日,毛澤東發動了秋收起義,建立了工農革命軍一軍一師,起義部隊由武漢國民警衛團、安源礦工和萍、瀏、澧的農軍組成。起義失敗後毛澤東率部上了井岡山,又收編了王佐袁文才的地方武裝,這是毛澤東的最基本部隊。羅榮桓元帥、譚政大將、宋任窮、張宗遜、陳士榘、陳伯鈞、黃永勝上將都是參加過秋收起義的。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王爾琢率領南昌起義殘餘部隊,發動了湘南暴動後,也來到井岡山。這支部隊出了朱德陳毅林彪三個元帥和粟裕黃克誠一個半大將,還出了6、7個上將。兩支部隊會合後成立了紅4軍,下轄3師8團,但只有兩個團是主力,即秋收起義部隊的31團和南昌起義部隊的28團。後來紅4軍(28團為核心)、紅6軍(黃公略組建的江西地方部隊)、紅12軍(31團為核心)擴編為紅1軍團。1928年7月,彭德懷發動平江起義,建立紅5軍,12月來到井岡山與朱毛會師。後來,紅5軍加上李燦的紅8軍(原5軍5縱隊加上程子華大冶兵暴部隊組成)發展為紅3軍團,再後來,鄧小平發動百色起義建立的紅7軍在張雲逸大將帶領下也加入了3軍團。由於毛彭在井岡山時就心有芥蒂,影響了1、3兩個軍團之間也互有不滿,3軍團出身的王平上將在回憶錄中就談到過1軍團對3軍團的歧視。這件事影響很久遠,直到59年廬山會議批彭德懷時,林彪還提出來過要徹底搞清1、3軍團關係問題。長征後期,成立陝甘支隊,3軍團合併於1軍團,番號從此取消。後來中央紅軍又成立了 6、7、8、9、10軍團,除10軍團有方志敏山頭的部隊外,其他軍團都是在上述山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另外還要說一點,中央本來曾決定將彭德懷的3軍團擴編為紅三方面軍,但為彭德懷拒絕,他覺得部隊太少,搭那麼大的架子沒意義,於是這個番號一直空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