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媒稱中國掌握反衛星反導技術足以與美抗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2 10:28:51  


解放軍二炮部隊列裝的東風-21C新型中遠程地地常規導彈方隊接受檢閱。(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月22日電/環球網1月22日報道,美國《防務新聞》19日發表題為“中國反導試驗的不祥之兆”的文章稱,中國反導技術上的飛躍讓人“難以置信”,在同時掌握了反衛星武器、反艦彈道導彈和彈道導彈防禦技術後,中國在戰場上足以與美國抗衡。

  文章稱,國際社會對於中國1月11日反導試驗的熱議雖已逐漸平息,但是專家們對中國此舉的目的仍然抱有懷疑,即中國是否確如報道所說,僅是為了測試導彈攔截技術?他們更願意相信中國是在借配置了新的大氣層外殺傷載具的HQ-19來進行彈道導彈防禦或是反衛星武器試驗。

  文章中說,中國人對於日期的紀念意義有著近乎瘋狂的執迷。三年前,即2007年1月11日,中國進行了首次反衛星武器的試驗。在這樣一個紀念日進行如此的試驗,說明其不僅僅是彈道導彈防禦那樣簡單。此次試驗一定是一個龐大的反衛星武器試驗的組成部分。

  華盛頓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的研究員伊斯頓表示,“此次試驗潛在的影響非常巨大。這顯然是中國軍事科技的大飛躍。”伊斯頓說,在此之前只有美國和日本進行過相關的試驗,而日本還是在美國的協助下完成的。“這對美國來說都是十分尖端的技術。”他說,該試驗的成功意味著中國在探測、引導和制導技術方面取得了巨大飛躍,而軟件編程和算法方面的成果更是令人“難以置信”。

  伊斯頓稱,如果中國擁有探測和追蹤衛星的能力,那麼一定會將衛星擊落。對此美國也有相應的措施。美國的衛星可以改變軌道以避開攻擊;未來將會發射小型衛星和載人或無人航天飛機,並且配備具有全球打擊能力的無人戰機。從中國的角度來說,掌握攔截技術同樣也是對以上所有威脅的應對。

  文章引用《中國的戰略現代化》一書作者馬克•斯托克斯的話說,“北京方面的目標顯然是既發展導彈防禦對策,以確保其核威懾的可行性,同時發展本國導彈防禦能力”。“一個掌握了導彈攔截甚至是中段攔截的國家,當然能夠攔截飛過其上空的衛星。”斯托克斯還提醒讀者不要忽略中國在DF-21導彈基礎上研製的反艦彈道導彈。他說,一個同時掌握了反衛星武器、反艦彈道導彈和彈道導彈防禦技術的國家在戰場上是足以與美國抗衡的。

  然而,文章援引美國傳統基金會研究員成斌的話說,由於美國、日本和台灣都不以彈道導彈為主要防禦手段,中國真正的彈道導彈的威脅其實應該來自於印度。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