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解釋說:“與中國的軍事技術合作總量下降是合理的,因為該國的軍事工業發展得非常順利。中國的採購量現在並不大。這一趨勢不但出現在中國身上,在其他夥伴那裡也有體現。現在軍事技術合作的支柱已非單純的採購和銷售,而是觸及到了聯合研製和生產的問題。”
伊薩金指出,目前俄國防產品出口公司對華武器出口額在其出口總額中所占的比重已不足18%,而且今後還將會更低。
儘管俄中軍事技術合作的總量已有所下降,中國目前仍是俄在該領域最重要的夥伴之一。在過去的15年中,俄羅斯平均每年向中國提供價值達27億美元的軍事技術裝備,而在2001-2009年期間,俄中簽署的軍售合同的總價值已高達160億美元。
據悉,中國總共向俄羅斯購買了超過200架的蘇-27/30系列戰鬥機、大批的S-300防空導彈系統、4艘“現代”級驅逐艦和12艘“基洛”級柴電動力潛艇。此外,根據兩國於2009年簽署的合同,俄還將向中方提供超過100台的航空發動機,用於裝備中國最新型的殲-10戰鬥機。
不過,有俄專家認為,俄中軍事技術合作過程中出現的下降只是一種暫時現象。他們指出,由於沒有選擇的餘地,中國將不得不在國防技術研製領域與俄羅斯進行合作,而中國市場的萎縮僅是表現在武器裝備成品的供應方面。兩國技術合作的潛力是非常巨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