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在阿富汗爭取一場平局 向塔利班揮舞橄欖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9 10:22:06  


  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新華網消息:阿富汗戰爭持續8年有餘,意識到單靠軍事手段難以解決阿富汗問題後,美國開始重視外交手段,希望通過軍事打擊和政治拉攏,促使塔利班放下武器,融入阿富汗社會。而認識到自身不足的塔利班有可能妥協。

  《時代周刊》27日的報道稱,2001年美國對阿富汗開戰,其原因不僅僅是打擊"基地"組織,同時也是為了推翻以嚴酷統治而臭名昭著的塔利班極端政權。但是,當國際社會準備在28日在倫敦探討如何結束持續了8年的戰爭時,這樣一份圖景逐漸清晰:戰爭將會以塔利班勢力有所復興而結束。現在看來,奧巴馬阿富汗增兵計劃的戰略目的確實主要在於為談判設置條件,向塔利班提出一個可以接受的妥協方案。

  美國國防部長蓋茨1月22日在巴基斯坦發表講話,他把塔利班描述為阿富汗"政治構架"中的一部分,閉口不提用軍事力量清剿該組織。1月25日出版的《金融時報》刊載了對駐阿美軍最高指揮官麥克裡斯托爾的採訪,採訪中他表示"政治上的解決方案……是不可避免的",這也是美軍今年向阿富汗增兵3萬人的"正面影響"。麥克裡斯托爾說:"作為一名軍人,我個人認為戰爭該結束了。我們應該創造條件,讓阿富汗人能夠真正公平地決定自己國家要如何管理。"

  對於政治解決方案,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烏斯在1月25的《泰晤士報》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警告,在政治解決方案達成以前,需要有強力軍事打擊讓塔利班的立場退縮,迫使他們放棄取得勝利的想法。同時,蓋茨也明確指出,除非在戰場遭到重創,否則,塔利班領導層不會談判、妥協。彼得雷烏斯認為,目前美軍同塔利班的接觸範圍限定在願意放下武器和接受阿富汗憲法的武裝分子,最終,美軍將會同阿富汗甚至巴基斯坦的塔利班領導層直接對話。

  換句話說,各方觀點都指向了由談判達成解決方案。

  巴基斯坦在這場戰爭中能扮演什麼角色,又願意扮演什麼角色也是這一共識形成的部分原因。在蓋茨訪問期間,巴基斯坦軍方反覆表示,他們無意進攻塔利班在北瓦濟裡斯坦的據點。巴軍方表示,對斯瓦特省和南瓦濟裡斯坦塔利班的攻擊讓兵力過於分散,無力展開新的打擊。

  雖然巴基斯坦軍方願意打擊對那些政府權威構成挑戰的極端分子,但同時他們更傾向於將阿富汗塔利班視為潛在的戰略夥伴和一筆財富。近年來,許多來訪的美國官員都沒能說服巴基斯坦接受華盛頓的觀點,將塔利班視為巴基斯坦的威脅。相反,巴基斯坦一直將印度當做頭號安全挑戰,巴方認為印度是阿富汗卡爾扎伊政府的幕後支持力量。因此,巴方非常希望用阿富汗塔利班和其在巴基斯坦的附屬組織削弱印度對阿富汗影響,彌補2001塔利班潰敗後自身在阿富汗影響力的損失。

  美國希望巴基斯坦剿滅塔利班,但是巴方與塔利班領導層展開對話,還敦促華盛頓也進行對話。巴基斯坦希望達成政治上的和解,允許塔利班和與巴基斯坦友好的普什圖族在新政權享有更大的影響力,但條件是跟其他族群分享權力,斷絕與"基地"組織的聯繫。

  最近幾周時間,美國官員們的口吻暗示巴基斯坦的意圖可能實現。卡爾扎伊政府謹慎表態願與塔利班領導層接觸,在喀布爾的美國官員則公開呼籲對話,要求阿富汗政府把一批阿富汗高級領導人從聯合國恐怖分子監視名單裡拿掉,讓他們可以前往海外旅行。土耳其還提議進行區域和平談判,邀請塔利班和阿富汗的鄰國參與。

  不過,事情絕非如此簡單。美國和阿富汗政府正在邀請願意與政府和解的塔利班人員進行接觸,但會有多少人響應還不明了。另一方面,塔利班領導層有著自己的要求:塔利班領導人奧馬爾最近稱,塔利班不會威脅世界任何其他國家(暗指不會庇護"基地"組織),他和他的夥伴堅持表態,除非西方軍隊撤出阿富汗,否則就不談判。塔利班領導人們認為塔利班擁有優勢,美國正在尋求退出策略。美方則認為,只要塔利班還相信能在戰場上取勝,就不會對妥協有興趣。

  但是,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塔利班可能已經準備接受妥協,因為他們認識到了自身的局限:他們能讓卡爾扎伊政府失去大部分領土,美軍也能讓他們失去對這些領土的控制。另外,塔利班在巴基斯坦地區的藏身之處也同樣是他們的弱點,巴基斯坦軍方的政治壓力就可能使他們就範。當地人士也認為美國和他的盟友不會願意接受一場無休止戰爭帶來的不斷攀升的人員損失和財政負擔。

  就算雙方都有意願,展開對話也會非常麻煩。《金融時報》的文章稱,美軍和其盟友會擔心中間人不夠可靠,而塔利班則會擔心領導人行蹤暴露,遭遇“斬首”,因此從低層對話開始,是比較現實的想法。而且,如何選擇對話對象,雙方基本立場相差較遠,塔利班人員會不會在拿到好處後又重新返回戰場,都是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