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傅瑩接受英媒專訪: 中國有不被理解的挫折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1 10:38:29  


  中評社北京2月1日電/中國駐英大使傅瑩即將回國履新外交部副部長,離任之前,她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著名專欄“與金融時報午餐”專訪,就中英關係及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等問題坦誠而深入地談了看法。該報主編巴伯進行了採訪。

  坦陳對英國的“喜歡與不喜歡”

  被巴伯稱為“善於發揮智慧和魅力攻勢的大使”的傅瑩,在回答“即將離任是否會懷念英國”的問題時說: “當然,我會非常懷念英國。告別時,所有美好的記憶都會湧上心頭。我將在公園里最後一次慢跑,在酒吧里最後一次品嘗啤酒,在牛津街最後一次散步。我會非常不舍,將帶著對這個國家的美好記憶離開。”

  傅瑩說她非常喜歡英國文化。倫敦西區的劇院、著名文學家的故居,都是她多次到訪之處,並透露使館曾將簡.奧斯汀故居博物館將介紹材料翻譯成中文,而且她還是英超足球勁旅阿森納隊的一名球迷。

  關於中英關係,傅瑩說,她欣賞英國政治家的全球視野,與他們交談令人愉悅,與他們對話可以促使人去思考一些大的問題。

  傅瑩稱,英國民眾有著強烈的正義感、同情心和國際責任感。四川地震時,許多人為災區捐款,很多感人的故事令她終身難忘。

  而談到她不喜歡的地方,傅瑩也坦率地說,有的英國人熱衷於說教,不關注受眾的感受。一些人總以為自己的生活方式、背景和信仰都是最好的,並以此衡量別人,要求仿效。“這種感覺我經常會有,無論是聽演講還是在餐桌上。孔子說: 三人行,必有我師。而我們有一個關於英國人的笑話,當然指的是部分英國人而不是全部英國人,對他們來說,三人行,我必為師。”

  “同一個屋頂不能放在所有建築上”

  對於巴伯有關中國和西方“同床異夢”的話題,傅瑩說,中國已經站在世界舞台上,中國領導層和公眾都意識到並接受了這個事實。但另一方面,中國也有不被理解的挫折感。西方習慣於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中國,認為中國不符合標準。但是中國不會符合那個標準,中國有自己的悠久歷史,中國文化傳承了五千年; 中國也有一段不幸的歷史,中國人對苦難的記憶比勝利更深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