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考古學家首次發現仰韶文化時期陶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6 10:37:03  


  中評社北京2月16日電/正在進行田野發掘的考古學家表示,日前出土的燒造“磚”類建築材料,經研究認定為首次發現仰韶文化時期的陶磚,這也將中國制磚史提前了一兩千年。

  新華社報道,主持考古發掘的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楊亞長說:“學術界原來認為中國的制磚史一定很早,但是考古實物僅在西周至先周時代發現過,距今約4000年。現在,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一處遺址中,我們發現了5塊經過焙燒的磚材,有紅陶,也有灰陶,對於研究中國磚的起源以及中華文明起源等都提供了重要線索。”

  這處正在發掘的仰韶文化遺址位於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華胥鎮和灞橋區燎原村,被稱為藍田新街遺址,總面積20餘萬平方米,正在建設中的西安至商州高速公路從中部穿過。

  據報道,記者在現場看到,5塊陶磚保存得都不完整,其中有3塊屬於紅陶,2塊是灰陶。保存最好的一塊紅陶磚,人手摸上去十分光滑,顯然經過長期磨制或使用,除了90度直角的兩個界面之外,在光滑面的背面是十分明確的澀面,甚至能看出與其他材料粘合的痕跡。

  楊亞長說,長期以來學界一直認為,中國建築陶器的燒造和使用是在商代早期開始的,最早的建築陶器是陶水管,到春秋戰國時期才陸續創制了方形和長形磚,秦漢時期因制磚技術和花式品種的顯著發展世稱“秦磚漢瓦”。現在看來,仰韶文化時期不僅有種類豐富的生活陶器如杯、缽、碗、盆、罐、甕、盂、瓶、甑、釜、灶、鼎等,還應該至少有建築陶器──磚,儘管目前仍不清楚它是方形還是長方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