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原子能科學家公報》雜誌的一份報告顯示,至少有20架轟-6轟炸機已經過改造,可以執行核攻擊任務,且約有15枚空射DH-10巡航導彈配備有戰術核彈頭。然而這種說法卻頗有爭議,因為這可能表明第二炮兵向中國空軍轉移了一項核攻擊任務,而此前限於組織和後期原因,中國空軍僅執行戰術、非核任務。一名該方面專家指出,雖然DH-10具備核能力,但認為其現階段已經裝備核彈並不正確。人們普遍認為多數DH-10僅裝備有常規高爆炸藥。
轟-6轟炸機也可搭載YJ-62空射反艦巡航導彈,但射程有限,僅為200公里左右。據稱,第三研究院已經研究和改進了大量與DH-10一樣,旨在攻擊美國航母的改進型反艦導彈,其中一些可能為空射型。
中國似乎故意將DH-10這些導彈定位在內陸深處,以避免它們被發現和反擊。這些DH-10導彈的目標是沖繩、台灣地區、東南亞和南海。由S300-PMU1和PMU-2地對空導彈組成的防空網絡可保護這些珍貴的巡航導彈免受美國或台灣地區武裝力量的攻擊,而且它們部署的位置在內陸,這也使它們很難被偵察、跟蹤和定位。
生產加速度
目前,中國已決定優先發展DH-10項目,並且為促進該項目的發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今,很多跡象表明,航天科工集團三院已經加快了其DH-10A導彈的製造,而且導彈生產線的規模也迅速擴大,以便適應中國下一代巡航導彈的發展。據一位前美國國防情報局官員透露,DH-10A項目是對區域安全的一項“極大威脅”。他指出,儘管美國在研發眾多防禦系統應對中國的巡航導彈,但是中國導彈的建造規模“可能意味著他們未來可以壓制我們的防禦系統”。
該官員還表示,從許多方面來看,受巡航導彈多功能特性的影響,在任何台海衝突想定中,巡航導彈所形成的威脅都要大於短程彈道導彈。中國的巡航導彈可由混合型移動平台發射,而且還能圍繞該島的山脈飛行以便擊中台灣東部沿海的重要目標,例如花蓮空軍基地(該基地存放著台空軍大部分先進戰機)內通往地下飛機棚的大門等。鑒於台灣地區的多山地形以及彈道的固有限制,解放軍的大型短程彈道導彈很難擊中諸如此類的重要目標。他還表示,具備亞音速巡航及超音速末段飛行能力的隱身巡航導彈可能會成為台灣地區防禦基礎結構所面臨的最大挑戰,而這可能正是“長劍-10A”之後下一代導彈的精確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