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家:美軍已完成對華實施海陸同時打擊態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01 13:42:05  


 
  另外,在冷戰後美國的一種新的戰略選擇是採取“離岸平衡” 的策略,即美國並不完全參與地區事務,而是退居幕後,在每個地區的較量和紛爭中扮演仲裁者的角色。而且美國也處於戰略轉型期,國內存在著各種想法和思路,鷹派縱然是始終存在,但主張對華合作的也大有人在。 

  趙可金:應該說,這樣一個“C”形的圈子是客觀存在的,因為美國有軍事基地在這些國家。但是沒有證據表明這是美國用以對付中國的,我們在美方的文件中找不到這樣的材料。這個包圍圈是以前美國用來對付蘇聯的,是一個冷戰的產物。在後來不管是“美日同盟”也好,還是別的動作也好,美國並沒有明確過以中國為目標。更何況,通過這樣的包圍圈在軍事上對付中國沒有意義。現在已經是核時代,保衛國家傳統安全最根本的就是核武器,因此從軍事上不應過分誇大這個包圍圈的威脅。在非傳統安全方面是會有一些牽制的,然而美國現在也希望能聯手中國應對非傳統安全問題。 

  庚欣:在日本早就有類似的說法,在小泉時期及其之後,比如“價值觀外交”、“自由民主之弧”等,說法與“C”形包圍圈有異曲同工的感覺。其實這個圈也是指中國的近鄰關係,這裡邊包含著三重內涵: 

  一是包圍圈。這個圈主要是冷戰時期遺留下來的,這個過程到現在仍有殘留;二是歷史友好圈。從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來看,無論是從時間,還是質量來看,與周邊國家的友好關係的歷史顯然都要比包圍圈長得多;三是以發展帶動和平共存、互利互惠的現實和未來的發展圈。不管是新加坡這樣的小國,還是日本這種“重量級選手”,它們既跟美國保持著密切的關係,同時又與中國有深厚的發展關係。這是由時代和它們自身的利益決定的。 

  所以現在中國面臨的這個圈是個三位一體的圈子,中國與周邊不可避免會鬧別扭,這種摩擦可能來自冷戰思維,也可能來自發展過程中的碰撞,或者對不同文明的不同理解導致的誤讀。中國應採取不同的方式,協調不同國家的利益訴求,這也是爭取和平發展機遇的一種辦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