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全球衛星導航四分天下 俄“格洛納斯”再添新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3 00:08:16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現狀:四分天下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被稱作“人類在太空裡的眼睛”,哪個國家擁有這雙“眼睛”,就相當於掌握了太空戰制勝的“王牌”。在軍事需求和可觀的商業利益驅使下,世界各國在這一領域的競爭也日趨激烈。

  目前,世界上僅有4套衛星導航系統處於工作或研製狀態,即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洲的“伽利略”以及我國的“北斗”。

  全球定位系統是美國歷時20多年,耗資200多億美元建立起來的衛星導航系統,其功能目前最為完備。為了防範“某些國家”利用該系統威脅美國,全球定位系統對外國只提供低精度的衛星導航信號。一旦發生威脅自身安全的軍事衝突,美國會馬上切斷衛星導航服務。

  儘管“格洛納斯”與全球定位系統同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但彼此有許多不同之處。“格洛納斯”定位的精准度,和全球定位系統相比有一定差距,但其具有更強的抗干擾能力。由於坐標和時間上的使用標準不同,“格洛納斯”雖在國際通用上有其局限性,但在至關戰略存亡的安全重要性上,此設計避免了戰時自己衛星信號被敵干擾。

  為了不讓美國牽著鼻子走,歐盟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決定:在太空中安置屬於自己的“眼睛”——“伽利略”系統。“伽利略”系統於2002年正式啟動,目標是建成覆蓋全球的衛星導航系統,既可以為公眾提供基本信號,也可以為政府提供高度保密的信號,從而打破美國在這一領域的壟斷。歐盟在2003年通過一項決議,準備部署歐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伽利略”,並宣布到2012年計劃發射30顆衛星入軌。據專家介紹,一旦30顆衛星全部在軌運行,在導航定位的精確性和安全性方面將比全球定位系統更高,抗干擾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歐盟方面稱,“伽利略”計劃將嚴格遵守“僅限於民用”的原則。“伽利略”計劃一旦實現,不僅可以極大地方便歐洲人的生活,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這不僅有助於打破美國全球定位系統的壟斷地位,更可以為建設夢想已久的歐洲獨立防務創造條件。

  為了使衛星導航系統不依賴於他國系統,我國於1994年開始自行研製國產衛星定位系統——“北斗”。據專家介紹,我國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分三步走:第一步,“北斗一號”系統,已於2003年建成並投入運營;第二步,“北斗二號”區域系統,於2004年啟動,預計2012年建成;第三步,覆蓋全球、高精度的“北斗二號”全球系統,預計2020年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已連續穩定運行了7年多,在部隊巡邏、作戰指揮、訓練演習、搶險救災等軍事活動中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