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海航部隊急需換裝 國產改型3代機是唯一方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8 06:58:58  


網友設計的海航部隊專用國產艦載型殲10戰機。
  《軍事世界畫刊》2010年第4期文章摘選 中國海軍航空兵未來選什麼戰機?

  相對於世界各國空軍的蓬勃發展海軍航空兵的發展出現了一種極不均衡的態勢。少數海洋大國建立了從岸基到航母、從偵察反潛到海上攻擊、從遠海到近海作戰、從本土到海外基地的體系龐大的海軍航空兵力量,而多數國家甚至許多軍事大國的海軍航空兵力量相對薄弱,少數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艦隊力量也極其單薄。海上航空力量極度不均衡的現狀似乎被所有大國接受著,這在軍事領域是一種特殊的個案。當個別大國在全球海洋所及的各個區域動作頻頻的時候,其他一些軍事大國還在為未來海軍航空兵的發展舉棋不定。儘管有些國家也嘗試性地開展航母技術的研究與裝備,但與美國等少數大國的海上航空兵力量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海軍航空兵建設的高成本與未來戰略格局的不確定性,使得各國都難以決策耗資巨大的建設投入。

  中國的海軍航空兵已經走過了近60年的發展歷程。1952年6月,航空兵第一師在上海成立,標誌著海軍航空兵部隊正式誕生。到1955年底,海軍航空兵已擁有各型飛機515架,基本形成了以岸基航空兵為主的海空作戰防禦體系。1980年1月3日,隨著海軍艦載直升機首次著艦的成功,海軍航空兵實現了由岸基向艦載的突破。上世紀九十年代,“飛豹”殲擊轟炸機、電子偵察機、反潛機、預警巡邏機、空中加油機陸續裝備部隊,拓展了海軍航空兵的活動範圍,並為海軍水面艦艇部隊奪取制海權奠定了全方位的支撐。2009年1月發布的((2008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中指出,海軍航空兵部隊形成了以對海攻擊飛機為代表的空中打擊力量,具備偵察、反艦、反潛、防空作戰能力。

  但是,必須承認我們的海軍航空兵力量還相對薄弱,與日益增長的大國海洋利益極不相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