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稱俄軍工業再次崩潰時才會售華最先進武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9 11:00:56  


 
  文章稱,過去,莫斯科希望北京從俄羅斯軍工產業購買大量高科技武器系統。1998年西方政府對華實施武器禁運之後——此禁令現在仍發揮很大作用——中國便成為了俄羅斯國防物品最可靠的客戶之一。在將近二十年中,中國可占俄羅斯國外軍售的1/4至1/2,北京從俄羅斯購買的軍事產品比從其他國家購買的總和還多。90年代,中國每年對俄軍購總額可高達約10億美元。在新世紀第一個十年中期,這一數字有時上升至每年20多億美元。這些軍售使俄羅斯在1998-2005年間成為向亞洲國家出口常規武器的最大軍火商,領先於美國。

  文章稱,實際上,在某些方面,中俄是天然的武器銷售夥伴。中國能夠從俄羅斯獲得其新興軍工產業試生產的先進常規武器,同時在俄政府資金不足,無法為俄武裝部隊採購少量武器裝備的情況下,俄羅斯軍事企業可從中國獲得可觀的收入。沒有中國的購買,許多俄羅斯國防企業及其分包商可能已經破產了。

  不過,現在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公布的最新數據,中國在2005-2009年間進口的大型常規武器比任何國家都多。不過,與此同時中國在全球軍備進口中所占平均份額卻已降至9%,特別是在過去的三年裡,中國對全套俄制武器系統的採購量更是呈大幅度下降之勢。2009年,中國僅從俄羅斯購買了一些戰鬥直升機,以及一些能用於軍用和民用車輛的先進發動機。

  文章表示,傳統中俄軍火關係的終結部分是由於某些發展。首先,中國軍工部門已經更加先進。中國的國防企業現在能夠生產更加先進的武器系統,減少了國家對蘇聯晚期武器的購買需求,而此前中國要從俄羅斯大量進口這些武器。同時,俄羅斯政府拒絕向中國出售其尖端軍事技術,因為決策者擔心向中國提供尖端國防產品會威脅到亞太地區的現有軍事平衡,並可能與其他擔心中國軍事實力增長的政府產生對立,包括日本和美國。

  不過,中國利用從俄羅斯進口的武器來提高本國武器出口的質量可能才是俄方最擔心的問題。俄羅斯分析家以過往事件為例,稱當時中國複制俄羅斯武器系統技術,對之稍微進行調整後賣給了第三方。目前,中國企業只能設法在一些低價值發展中國家市場上取代俄羅斯的軍售。不過,俄羅斯決策者已經意識到了中國的科技實力,擔心一些國家可能會接受性能稍低的廉價中國武器系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