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羅斯18年後重新在世博會上推出自建展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2 11:52:24  


  中評社北京5月2日電/新華社報道,半開放的會議廳里,是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長維克托.赫里斯堅科的首場新聞發佈會;而在巨大的展館里,則是五彩繽紛、幻趣十足的展品向川流不息的參觀人群發佈最新的俄羅斯信息。

  這是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之初的一個場景,這是俄羅斯自1992年西班牙塞維利亞世博會後,時隔18年後,重新在世博會上推出自建展館。

  專程前來見證這一歷史性聚會的赫里斯堅科說:“我們要感謝中國。上海世博會是北京奧運會之後中國舉辦的又一個國際性盛事,它把當今世界的關鍵成就聚合在一起,勾畫出未來十年人類發展的趨勢。”

  這是赫里斯堅科兩個月內第二次訪問上海。他感慨地說:“沒有到現場考察,就不可能想見籌辦本屆世博會的工作量是多麼繁重和艱巨,而中國竭盡全力,滿足了各個參展方不同的需求。”

  他特別指出,世博會為俄中兩國深化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營造了良好的氣氛,必將成為俄中兩國關係發展的新起點。

  這一時刻,記者不禁想起僅僅40多天前,在赫里斯堅科第一次訪問世博園區時,俄羅斯館還是一個繁忙的工地。承建這個項目的中國工人們,正在全天24小時奮戰,到了中午,兩班倒的工人只能在工地現場打個盹。

  當時,來自江蘇省建設集團公司的項目負責人顏葉中告訴記者,今年春節,約400名中國工人只放了三天假。一切努力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協助俄方按時開館。而這座佔地6000平方米的展館,全部工期不滿十個月,中途還因為設計修改,曾經停工等待了近一個月時間。

  “中國從來都不缺能工巧匠。更可貴的是,中國工人從來都以大局為重。我們渴望聽到業主的肯定評價,更期盼通過我們的雙手,為中俄人民加深了解和友誼架設一座新的橋梁。”顏葉中說。

  在顏葉中的指點下,記者了解到俄羅斯館有三大建設難點:一是其12座塔樓及中央立方體外立面所用的鏤空鋁板,形狀各不相同,要求精密加工,拼裝後形成立體造型;二是展館內部鋁板吊頂和六角形的半導體照明燈,安裝難度大、時間緊;三是中俄雙方相關施工工藝存在差異,許多事項需要遠在莫斯科的決策機構拍板,往往是一邊等方案,一邊就要備料預製,“心始終懸著”。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