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航天育種技術領先 增產糧食13億公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6 10:44:59  


  中評社北京5月6日電/中國航天育種技術5月初取得重要進展: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培育的5個航天育種新品種,通過了甘肅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認定。目前,中國航天育種新品種達到60個,處於國際領先水準。

  新華社報道,“一畝地產辣椒5000公斤,一根豇豆1米長,一個茄子重3斤……航天新品種有效提高了農作物產量。”航天育種專家包文生說,目前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的18個航天蔬菜新品種已經推廣到國內25個省區,累計推廣面積96萬畝,其產量較當地主栽品種提高了10%-30%,航天辣椒中的維生素C提高了30%-183%。

  包文生是甘肅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這家科研機構經過10年的培育,已培育出18個航天果茄類新品種。

  航天育種新品種具有高產、優質、高抗的特點,能有效提高農民收入。記者在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進行的“產量表現”鑒定上看到,在2007-2008年的多點試驗中,航天育種新品種平均增產在11%到38%。

  據中國農業部門統計,中國航天農作物新品種已經累計推廣240萬公頃,增產糧食13億公斤,創直接經濟效益21億元。

  中國的航天育種始於1987年,是世界上最早開展航天育種研究的國家之一。自1987年起,在國家“863”計劃等項目的資助下,中國科技工作者利用返回式衛星和神舟飛船搭載植物種子、菌種和試管苗等,開展航天育種,經過多年地面種植篩選,截止今年5月初,已經育成並通過國家或省級鑒(審)定的新品種達到60個,其中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佔18個。

  “航天育種是把地面種植的常規品种經過選擇後,搭載於飛船或者返回式衛星送入太空。”包文生說,“經過重粒子、高度磁場、超真空等太空特殊環境的誘變處理,使自身基因產生變異,然後對有益變異的種子進行選育,經過4-8年的選育,培育出合格的航天農作物新品種,所以航天育種是航天技術、生物技術與農業育種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據了解,目前,中國進行航天育種研究的有福建農科院、中國農科院、黑龍江農科院、江西農科院、甘肅航天育種中心等科研單位。

  “與國外不同的是,中國航天育種在進行品種培育的同時,還進行了太空誘變環境和機理的研究,所以不論在深度還是廣度上都處於國際領先水準。”包文生說,“航天育種是中國獨有的育種方法之一,從已經推廣的效果看,培育出的品種都是優良品種,目前需要進一步加大科研成果的轉化力度,加快航天育種的產業化步伐。”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