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製造轉向中國智造 東莞產業升級模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7 15:24:42  


“科技共山水一色”是鬆山湖的典型特徵。
  中評社北京5月7日電/在廣東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時代大潮中,東莞“鬆山湖”徹底走出了困擾整個珠三角的“村村點火、鎮鎮冒煙”的低水平重複發展工業的牢籠,增強了吸納高科技、承載先進製造業的能力。成立僅8年的東莞鬆山湖工業園已引進國家級和省級研發機構50多家,創建了多個國家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和3個博士後工作站,90%的大中型企業建立了研發機構、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超過5%。

  南方都市報報道,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身處珠三角核心的東莞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迫切感尤為強烈。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鬆山湖科技產業園區不僅給東莞,也給珠三角提供了一個實踐模本。

  4月14日,由東莞市政府主辦的鬆山湖2010北京推介會上,鬆山湖管委會共簽訂33宗項目,協議引資92億元人民幣。簽約項目中既有世界五百強企業又有央企巨子、總部企業;既有電子信息、LED光電、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術項目和低碳經濟項目,又有國家級實驗室、高端服務平台、檢測認證、金融服務、文化創業、軟件網絡等現代服務業企業。

  自2008年開始,鬆山湖已連續三年赴京推介,今年還計劃赴上海、杭州、南京、台灣以及北歐等地舉辦推介會,以引進更多高帶動、高產出的優質項目。厚積薄發的鬆山湖,今年還積極申報國家高新區。

  鬆山湖,這個連同水域面積僅僅72平方公里的科技園區,成立僅8年時間,如今已成為東莞的經濟、科技中心。今年一季度園區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54%,預計稅收同比增長33%,預計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5%。與以加工貿易為主的“中國製造”模式不同,“鬆山湖模式”走的是創新、科技取勝的“中國智造”道路,這是鬆山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核心。

  戰略構想:為打造“國際製造業名城”鑄造新發動機

  東莞是世界知名的製造業基地,但20多年所做的大都是“代工”。與近年來經濟快速增長相伴而來的是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土地利用粗放、生態環境惡化,一度被看成“先污染後治理”的典型。2001年,東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開發建設鬆山湖的重大決策,其目的就是通過打造一個全新的集科技、產業、生態和人文為一體的平台,充當 “國際製造業名城”的新載體和發動機,來推進東莞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發展模式創新。

  昔日,東莞經濟在騰飛之初多多益善引進生產企業,而今天的鬆山湖,卻是精挑細選引進企業和科研機構,“創建以來,鬆山湖始終堅持‘四高’發展原則:高起點規劃建設、高門檻選商引資、高水平自主創新、高效率貼心服務。如今,鬆山湖逐步發揮出產業龍頭和研發龍頭的雙帶動作用,成為珠三角乃至全中國產業轉型的科技中心,為中國發展模式開辟出一條新路子。”鬆山湖工委書記陳建枝說。

  8年的飛速發展,鬆山湖已經顯現出“東莞乃至珠三角科學發展示範區和產業升級引領區”的特征,發揮著“成為東莞乃至珠三角產業升級的強大引擎”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