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避海上衝突 美想邀中國制定“海上交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2 10:24:22  


 
  “中國有強大的地區性海軍”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以假想戰爭情景進行推演訓練聞名。20世紀美國海軍所執行的幾乎所有海上行動,最初都在該學院進行過前期模擬和演練。學院現任院長詹姆斯.維斯卡普少將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幾次避開“假想敵中是否有中國”,或“這裡的師生是否將中國作為競爭對手進行討論”等問題。他只是說,海軍的建設需要很長時間,所以海軍的一個特征就是必須預期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包括他國軍力的變化及美軍需要為此而具備的新的作戰能力。維斯卡普認為,中國目前有“能力非常強的地區性海軍”,但還沒有影響到美國海軍在亞洲的行動。

  據了解,海軍戰爭學院高層和學員都對中國有濃厚興趣。維斯卡普告訴記者:“我們討論的是中國海軍在做什麼,我們觀察它的變化和發展,通過看報紙和有關時事雜誌掌握信息,然後討論當前發生的事情。”他本人最近甚至還通過讀法國漢學家的書來了解中國。不過,走進戰爭學院感受到的卻是這裡對訪客的防範。與會中方專家和記者由主辦方包租的大巴接送,大巴要過兩道崗哨才到整個學院最開放的建築:會議地點馬漢會議中心。據一位學院教官透露,學院內最機密的建築外人從這個會議中心“看都看不到,更不要說靠近了”。幾經爭取,記者得到旁聽學生上課的機會,主題是講與中美關係不相幹的兩名美軍在越戰中被俘的經歷。但記者只能坐在專設的座位上,而且不得與學生接觸或提問。可以想象,在這裡進修的中高級軍官們與中國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是多麼稀少。

  也有中國與會學者對美國針對中國海軍的意圖存有懷疑,認為美國希望將中國“納入美國主導的國際體系”。另有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學者認為,美國為主的西方輿論有關中國海洋戰略的討論已經超出了傳統的台灣海峽範疇,南中國海和有關海上專屬經濟區的問題被多次提及,是為美國海軍更多介入中國與鄰國的領海分歧做準備。與會的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副教授餘萬里認為,中美兩軍的整體關係沒有實質性改善,兩國海軍就難以在合作的問題上取得大幅進展。

  對此,一名太平洋戰區司令部的軍官表示,不能因為這些分歧的存在就放棄合作的可能性,如雙方在公海水域就沒有這麼多爭執,合作可以先易後難,“就像兩個人要交朋友總要先談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古登斯坦也表示,與敏感問題相比,雙方可以先挑選“容易摘到的果實”進行討論和合作。古登斯坦說,兩軍難以規律交往與合作的症結之一在於美國對中國軍力發展的“焦慮”,而他認為這些焦慮大多是沒有必要的。但提到敏感的航母問題時,他還是說:“在討論會上就有專家表示,未來兩軍聯合利用航母進行救援或救災行動的可能性比從航母上對射的可能性大得多。但是中國需要解釋建造航母的目的,要建多少艘?準備什麼時候服役?大多數發達國家在這些問題上是透明的。”年會舉行當天,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還刊登了中國海事問題研究所戰略與國際法學副教授彼得.達頓的一篇題為“對中國感到茫然”的文章。達頓認為,中國的海上威脅和實力都被高估,但這也證明“中國至少在心理戰的領域已經很有戰鬥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