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打造編隊飛行小衛星群 監視對付中國潛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4 11:03:20  


 
  文章稱,目前中國海軍潛艇艦隊是亞洲最大、最多樣化的潛艇艦隊,並將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潛艇艦隊。其核潛艇相對較容易被發現。柴電潛艇——尤其是那些配備有不依賴空氣動力推進裝置的潛艇——較難探測到。據美國國際戰略分析家安德魯•埃瑞克森(AndrewErickson)稱:“美國海軍情報局2009年7月關於解放軍海軍的非機密報告稱,部分解放軍柴電潛艇非常安靜,但其核潛艇依然相對嘈雜。”

  文章表示,美國衛星在反潛戰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通訊作用,例如,其對美國海軍的近海水下持續監視網(PLUSNet)、部隊網絡(FORCEnet)、海上盾牌(SeaShield)等項目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另外,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正為戰術中繼信息網絡提供資金——美國潛艇航行或追蹤其他潛艇時,該網路可以利用激光束為其提供重要情報。在這方面,造價低廉、可編隊飛行的小型衛星可能會有顯著優勢。在編隊飛行時,小衛星系統可將其傳感器和攝像機瞄准在一點上。如美國加利福尼亞Microcosm公司正在開發的NanoEye小衛星系統,該系統配有基礎或高級電光紅外線傳感器。波爾馬指出:“由於成本和覆蓋範圍的原因,編隊飛行的小型衛星似乎很有吸引力,但是就實際能力而言,大型衛星則更具優勢。較小的衛星因為體積小,所以能力較差。”

  文章稱,星基基礎設施的真正優勢是,它能夠把天基傳感器和探測器和安裝在艦艇、潛艇、無人水下載具、航空器、直升飛機和無人機——包括新的“海上復仇者”——連接起來。所有這些檢測數據結合在一起,就能夠形成一張可以立即被整個反潛戰團體共享的“共享海底圖片”。

  對此,北海道大學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鈴木一人(KazutoSuzuki)把日本海上自衛隊形容成“無需使用衛星能力的最強反潛部隊之一”。他說:“衛星只對探測潛艇基地活動有幫助。日本海上自衛隊和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共同承擔反潛艇任務,他們有著很強的自信心。”不過,多年來,日本已經發射了許多先進遙感/地球觀測試驗衛星、氣象試驗衛星和工程試驗衛星——確切地說,這些衛星非常適合開展星基反潛戰研發工作。

  最近,美國宇航局(NA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在國際空間站的聯合項目測試了海上高光譜成像系統。這與美國海軍的戰術空間創新軍艦模型項目的高光譜成像系統吻合,後者涉及到TacSats和與浮標及“無人注意的”傳感器(安裝無人水下航行器的傳感器)相聯繫的海事衛星。

  最後,文章稱,世界大洋不是完全透明的,但30多年來,人們對衛星的態度一直都在改變。未來美國必須考慮到潛艇可能會面臨的新威脅。2010年3月韓國驅逐艦“天安”號的沉沒——儘管調查仍在進行中,但衛星圖像可以作為重要證據——提醒大家,預防突襲事件仍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