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朝鮮宣稱掌握核聚變技術 引發韓國西方臆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8 09:32:26  


美軍Mk-15型氫彈。
  最近,朝鮮半島局勢趨緊,韓國“天安艦”沉沒謎團尚未揭開,5月12日又曝出朝鮮“掌握了核聚變技術”的驚人消息。由於核聚變技術是研發氫彈的基礎,西方和韓國媒體紛紛臆測,朝鮮想在核領域“走得更遠”。雖然這種猜測純屬無稽,但氫彈這種神秘的核武器還是再次進入了人們的想象空間。

  氫彈是怎樣煉成的

  韓國《朝鮮日報》5月12日援引朝鮮《勞動新聞》的報道說,朝鮮科學家以100%的本國技術,最終成功獲得了核聚變技術,造出了獨特的熱核反應裝置,並完成了核聚變相關的基礎研究。此次成功實現核聚變,使朝鮮打開了新能源開發的突破口,為尖端科學技術發展開啟了新的篇章。這本是一則朝鮮方面公布本國在科研領域“取得驚人進步”的新聞,卻令韓國和一些西方國家心頭一震。因為除了用於發電,核聚變技術的另一種應用就是製造氫彈。

  根據核能釋放原理,核武器有核裂變和核聚變之分,裂變式核武器是原子彈,聚變式核武器就是氫彈。氫彈的原料是重氫(質量達普通氫的2倍)和超重氫(質量達普通氫的3倍),在超過1億攝氏度的高溫高壓狀態下,這些原料就會發生核聚變,同時爆發出巨大能量。正因引爆條件如此之高,部分氫彈甚至採用原子彈作為“引信”。

  上世紀50年代初至60年代後期,美國、前蘇聯、英國、中國和法國相繼研製成功氫彈,並裝備部隊。從爆炸原子彈再到爆炸氫彈,這一時間跨度最短的紀錄保持者是中國,僅用了2年零8個月。核大國在發展氫彈時,有完善的核工業基礎支撐,並擁有大批頂級核技術人才,而一些缺少完善核工業體系的國家,想在短時間內造出氫彈則並非易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