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多角度解讀網絡戰:俄美對抗誰能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7 09:06:09  


 
  與美國相比,因為常規軍事力量能力較弱,俄羅斯很難對美國甚至是歐洲主要國家的信息基礎設施實施廣泛的精確打擊。俄羅斯電子戰能力水平遠不如美國,在網絡核心技術方面也處於劣勢。歐洲主要國家與俄羅斯相比互有優劣。 

  值得說明的是,雖然俄羅斯主張制定網絡戰條約,但是網絡攻擊武器並不像核生化武器那樣直接威脅人類生命安全,因此基本上不可能在戰爭爆發後受任何形式條約的限制。這一點不僅對俄羅斯,對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一樣,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目前而言,使用常規兵器和電子戰裝備攻擊信息基礎設施的作戰行動並不會受網絡戰條約的限制。 

  計算機芯片、操作系統、網絡協議、路由、域名解析等,是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絕大多數網絡運行的基礎,它們大都打上了“美國製造”的標簽。因為最了解系統中存在的漏洞,甚至是“製造”出來的漏洞,美國利用漏洞實施攻擊或控制的能力世界第一。控制了全球13台域名根服務器中的10台,美國有條件“封殺”一個國家的網絡。雖然美國不斷強調網絡上存在的風險,不斷渲染各種針對美國計算機網絡的攻擊事件,但是,通過多年發展和網絡攻防的實戰及演練,不論是網絡運行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還是鍛煉出來的人才隊伍水平,培養出來的網絡安全意識水平等,美國都超過其他國家。 

  雖然各國家和地區在互聯網絡上擁有各自的應用軟件系統,安全性各不相同,但是,再高的應用軟件系統安全性,面對上述兩個層面的攻擊,也是無能為力的。也就是說,如果對方只是要達到摧毀或癱瘓的目的,在應用軟件系統安全性上投再多的錢也還是溫室花朵,無根浮萍。 

  如果信息基礎設施還存在,也沒有被引爆芯片、操作系統中可能存在的“致命炸彈”,只是在互聯網絡中演練入侵系統,“黑掉”網站、竊取數據等技術,那麼,俄羅斯尚有和美國一搏之力。在專用網絡和即時組網方面,俄技術專家正在研製各種計算機病毒武器,特別是“遠距離無線注入病毒武器”,可對敵方指揮控制系統產生直接威脅。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