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歐洲防展之中國尷尬:尖端裝備永遠是制高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0 16:10:48  


中國北方工業公司展示AR2 300毫米多管火箭武器系統模型。
  中評社北京6月20日電/本周,中國武器首次亮相歐洲防務展。先前有人預測,西方輿論可能會借機鼓噪“中國軍事威脅論”。但是,當數十個國家亮出了自己的最新裝備時,中國的“威脅”顯得極不真實,外界反而關注起中國軍備對別國技術的“仿效”。

  《環球時報》報道,現代軍事技術集中了一國科學技術的真正家底,它也全面考驗一國的創新能力。近年來,中國軍事技術發展較快,屢屢受到特殊關注,甚至有外電稱,中國正改變長期的“以俄為師”,展現出後來居上之勢。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軍備自成一體尚有很長的路要走,比民用技術趕上世界級水平還要吃力。

  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長期分析,過去十年,中國在國際軍工出口市場上份額不升反降,出口量的排名已降至世界第12位。儘管也有一些人還在鼓吹“中國軍力威脅”,認為中國已是五大武器出口國之一,但事實是中國武器出口量僅為美國的零頭,不及前者的1/10。中國的軍備到底怎麼樣,全球武器市場就是一面鏡子。

  必須承認,武器出口量長期低迷,與中國嚴格的出口管制有很大關係。中國長期遵守只向主權國家出售武器的原則,要求軍品接受國提供最終用戶和用途的證明,承諾不向第三方轉讓從中國進口的武器。中國按照國際規則發展穩定的軍品貿易,是國際輿論都很難挑剔的。

  但更重要的原因顯然是,那些需要武器的國家還有更好的選擇。中國的尖端武器沒有形成系統化,技術上也很難與美俄等國競爭,而一些高技術含量的武器出口還受到外國子系統供應商的牽制。中國許多尖端軍品的部件或核心技術都依賴於他國。

  國際軍品市場不是農貿市場,全球普通消費品的貿易規則也不太管用。“物美價廉”的軍品雖然也能賣得動,但尖端裝備永遠是軍備市場的制高點。沒有獨創的先進技術和完整的系列裝備,是很難在世界武器市場上站住腳的。

  一個在世界武器市場上不能取得領先地位的國家,也不會是一個科技強國。以往那些軍事強國的每一次軍工技術的重大突破,每一種新型軍品的問世,都帶動了相關的技術革命和產業升級。美國軍方研發的互聯網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

  多年來,中國軍工技術的發展受到了歐美國家的排斥與擠壓。西方一邊大談“中國軍力威脅”,給中國的軍品研發、銷售製造障礙;一邊又對中國搞武器禁運,試圖扼制中國的軍事核心技術的發展。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中國軍事技術的進步。今天結束的歐洲防務展在提醒中國: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也是仿效不來的。中國軍品質量的提高,關鍵就在於,必須擁有創造中國式殺手鐧的智慧與能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