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媒:殲11B已被中國改成多用途局部隱身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3 09:01:47  


 
  《簡氏》評論說,鑒於中國海軍近期的演習動作,假定中的海軍版殲-11的出現確實值得注意,中國海軍近期在靠近日本海域的舉動前所未有。在2010年4月份,來自東海艦隊和北海艦隊的大約10艘水面艦艇和潛艇,起初在戰鬥機和預警飛機的支援下,航向靠近日本沖繩的海域,中國海軍航空兵的卡-32艦載直升機靠近日本海上自衛隊驅逐艦不足9米。與此前裝備的戰機相比,解放軍海航部隊的殲-11B戰機或將對日本自衛隊的F-15和F-2戰機構成更大挑戰。

  美國《航空周刊》猜測稱,中國殲-11B戰鬥機具有多目標同時打擊/掃描能力,並將混合裝備R-77與霹靂-12中距空空導彈。這樣可以增加導彈攻擊的變化,給對手攔截行動創造最大難度。殲-11B實際上已經被中國改成全新的多用途局部隱身戰鬥機,其如果成軍,將意味著中國航空工業開始全面革新。

  “配備了國產發動機”

  據外電猜測報道,1995年中俄簽署協議,授權中國組裝蘇-27戰機,中方代號為殲-11。中國很快發現早期蘇-27性能不理想,於是在組裝半數殲-11後開始國產化創新改進,之後便成了殲-11B。

  據外媒報道,早在2009年中國國慶60周年閱兵,殲-11 B飛越天安門廣場前,就已經引起了外界高度關注。當時,境外一些所謂“軍事專家”四處散布“中國剽竊俄羅斯蘇-27等軍事技術的知識產權,使中俄軍事技術合作陷入停頓”等謠言。

  據外媒報道,事實上,殲-11B雖然外形還與蘇-27相似,但是它的核心都是中國自己研製的,而且由於大量實現國產化,早已是脫胎換骨。原先蘇-27的材料大部分都是鋁合金、鈦合金,而殲-11B的整個飛機機體的材料已經國產化了,並採用了大量的復合材料,使飛機重量減輕了很多。殲-11B的航電系統也全部按照國產化體制、設備來構建,適合掛載國產的導彈或者精確制導彈藥,而且武器掛載的先進程度、數量、種類都比蘇-27有了極大提高。

  對此,就連俄羅斯專家也表示認可。2008年6月,俄羅斯蘇霍伊飛機製造企業總裁伯格在接受採訪時表示,2007年中國推出了新型殲擊機殲-11B,但這不是蘇-27,而是中方的綜合型戰鬥機。俄官方也從來沒有對中方提出過“仿造質疑”。伯格說:“我們堅信中方戰機當然有自己的技術成分和國產部件。一些西方專家也許想在俄方售給中方武器的知識產權上做文章。我希望中國同行堅定自己的立場,不要被挑撥離間所左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