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院士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目前已覆蓋周邊國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4 11:08:33  


北鬥導航定位衛星工作示意圖。
  中評社北京6月24日電/5月19日,中國首屆衛星導航學術年會在京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原載人航天工程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戚發軔透露,按照我國航天工程建設規劃,到2012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以10顆以上的組網衛星為亞太地區提供導航、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到2020年,建成由30多顆組網衛星組成的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那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有什麼樣的功能?有哪些自主創新成果?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什麼?解放軍記者日前獨家專訪內容如下: 

  世界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之一 

  記者:您能否介紹一下目前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情況? 

  戚發軔:1970年4月24日,我國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以來,已研製發射百餘顆衛星,形成通信廣播、對地觀測、導航定位為主的三大應用衛星系列,實現了系列化、平台化發展。 

  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發射衛星頻次增高,去年平均每月發射一顆衛星,今年衛星發射頻次將進一步加大。現在天上運行的北斗導航試驗系統,覆蓋了中國和周邊國家。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繼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洲的伽利略之後,全球通用的第四大衛星導航系統,既具備GPS和伽利略系統的功能,又具備短報文通信功能。即活動目標知道在什麼地方,家裡也知道在什麼地方,是高精度全球導航系統。 

  目前研製處於關鍵階段 

  記者: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研製已經到了那一步? 

  戚發軔:上個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我國科學地提出並制訂自主研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三步走”規劃: 

  第一步是試驗階段,即用少量衛星利用地球同步靜止軌道來完成試驗任務,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積累技術經驗、培養人才,研製一些地面應用基礎設施設備等;第二步是到2012年,計劃發射10多顆衛星,建成覆蓋亞太區域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三步是到2020年,建成由5顆靜止軌道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網而成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